
Faith Driven Entrepreneurs 2025年会议粤语聚会在上周六(18日)以"Righteous Risk"(正义风险)为主题于基督教香港信义会蒙恩堂举行,汇聚了近30位以信仰为驱动的基督徒企业家与投资人,一同探讨并见证信仰与商业交融所带来的变革,并藉著聚会互相结连,以信仰为力量带来改变。
大会特别邀请经营海产食品批发生意的陈嘉威弟兄分享在职场上的特别经验,以及信仰在当中如何影响他做决定。
主持:信仰如何影响你生意的发展呢?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好吗?
陈嘉威:从我开始打工说起吧。在做生意之前,我打了五年工,在海产批发行业的营业部。面试时,老板比较直接。他说做销售就要"投其所好",建立关系需要懂"嫖赌饮吹"几件事,比如打麻将、去马场之类的。他说得很直接。我听后愣了一下,告诉他我是基督徒不会赌钱,但我相信我无需用这些方式都能够跟客户建立关系。
我说:"如果你给我机会,三个月假若我做不到会自动离开或者你解雇我吧!但我有信心能做得到。"结果他真的聘请了我。我当然没有用他的方法去建立客户关系,相反我主动要求他让我跟司机一起出去送货、直接认识客户了解需要,就这样我便进入这行业打工了五年。
1989年因九七问题老板要移民,他想结束生意。我建议与其结束生意,不如分一点点股份给我让我接续打理业务。他和另一位股东商量之后,竟出乎意料地给我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是我完全没想过的。另一位股东是印尼人,老板们都不在香港,等于完全交给我打理。
我师傅老板离开香港八年,直至1998年选择回流。在生意上,我俩对于发展方向的想法开始出现不同。公司一直单一批发,而我看到市场趋势要多元化。2000年有几个朋友想创业交货(做餐厅酒店供应),但无论我怎样推介公司和他们合作,老板却不同意。最后我选择尊重他的意愿说会放弃并推掉朋友时,他却突然非常生气,责骂我不能随便『话做又话唔做』,下令第二天『要么收到我的道歉信,要么收到我的辞职信』。
其实我和他多年关系良好,像兄弟一样。虽然信仰和价值观有很多不同却谈不上冲突,很多的讨论却是尊重。那一刻实在给我施加很大压力,当晚我只好和太太商量。很多事情没她同意我不敢轻举妄动,因太太在家照顾读小四的女儿并无收入。我太太说,如果待得不开心就不要勉强,大不了从头再来,支持我的决定。第二天我递上辞职信。当时我没想太多,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
辞职后没想到另一位印尼股东特地飞来香港找我商量。他的股份是40%,我是20%。他说支持我,并提议开股东会罢免董事支持继续由我营运。那一刻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接受。只能告诉他,这位香港老板带我入行,是我师傅。我打了五年工,和他共事了十三年。因这份情谊,我不可能在这一刻背弃他,我做不到。
但另一边,香港的老板却以为我与那印尼老板要联手怎么样。即使我解释了他仍不放心,有一天他叫会计主任拿文件来我房间要我签,是关于退任董事和删除授权我为支票签名人的文件。我望著叹了一口气。心知道如果我签了,就没有拿回我股本的话语权。不签便证明我想对著干。当刻真是很艰难作决定,连和太太商量的时间都没有。只因我不想纠缠于两位老板之间左右为难,我还是签名了。之后一个人在房间祷告,深知已无退路,亦无法再计划将来,一切只能交托那天上的老板主耶稣。但内心却变得很平安。
没想到离开公司后我接到很多电话,包括有猎头公司、有外国公司想请我去做部门主管;也有本地大公司说可以特别开个部门给我管。还有很多朋友找我想合作。那位印尼的老板也邀请我说:"不要紧,我们再一起开公司合作吧!"但我回答说跟谁合作都可以,就是不能和他合作,我办不到。就算我离开了,我的前老板依然是我师傅,大家仍是朋友。
最后我决定自行创业,公司注册在家减轻开支,自己就开Van仔亲自送货。因海产批发生意需要不少流动资金。而我手头资金极有限相当艰难。感恩有本地及外国朋友帮忙,无条件准我先拿货,卖了以后再付款令我感动。上帝的带领真确很奇妙。
创业让我经历神很多恩典,感恩天父老板为我开通很多出路。最特别的是有位在新加坡的朋友介绍了跨国水产公司亚洲区负责人跟我谈合作。他不但愿意支持信任我,又为我想要的货源介绍供应商,给我批出很好的条件,以超低息、无抵押贷款过千万的额度让我可全球卖货,90天内结付清还就行了。这是许多人——包括我的旧老板都意料不到的。在我来说,很清楚看到一切的背后有主安排,是人不能预计和计划的。当我迈出顺服的一步,上帝也让我一步一步经历祂的深恩厚爱。
主持:正所谓很多事都无法预期,那么在很现实的挑战和信仰的冲突中,你怎样取得平衡?
陈嘉威:很多时候我们会面对做决定的那一刻,好像刚才分享的——前老板要我签文件,心里是知道风险的。那凭什么在当下作出抉择呢?是什么使我愿意放弃过百万股本的话语权呢?
也许是从小信仰的基础在我们生命里头,叫我们能在生活中活出圣经的原则。我想,这可能是与神关系的操练过程。我是否凡事都得胜?我完全没有把握。其实,大家都明白不是所有时刻我们都能做得好。往往在关键的时刻,你的人性反应就反映了你骨子里面有些什么。但那样东西是源于什么呢?是不是我以为自己很伟大?我不敢说我所有决定都正确、合乎圣经。我纯粹是感受到、或者感觉到我需要这么做。有些东西我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时我就宁愿放弃,是这么的一回事。
其实我的人生经历过三次很大的失去。童年时有过一次。我爸爸过世那年我十一岁,我姐姐十二岁,我还有两个弟弟。我母亲是一位老师,是天主教徒;我父亲是基督徒。他是开厂做生意的,被亲戚骗了欠下巨债,压力很大。有一晚我们一起吃饭,其间我爸爸觉得很不舒服,倒下了,被救护车送去医院急救。当晚我们四姐弟跪在十字架前为父亲祷告。但天父无听我们的祷告,两三个小时后,妈妈和亲戚悲恸地回来——我知道我父亲已经不能再回来了。
自此,我对上帝有很多埋怨,性格变得很反叛。对于那位骗我们钱的亲戚恨之入骨,想杀死他。我内心存在很深的恨,令我很辛苦,很困扰。直到中四升中五那年的暑假,我有机会参加教会夏令营,有时间于信仰里面反省让自己沉淀下来。我哭了很久,然后回转再归向神。上帝让我迎来生命很大的转变。
虽然到今天我对一些事情仍然不明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但我接受了。我把自己对上帝的那种郁结、那种埋怨放下的时候,我心里面就有了很深的平安。这是极大的礼物,这份很深的满足让我可以继续前行走下去。
后记
生意人在商场上常处于风高浪尖,必须步步为营。陈嘉威会后跟记者分享,他自始至终恪守信仰原则:"有些事情的发生确实超过人的预期,抉择之间我选择了忠于神与人,宁可让步,后果其实是当时没有多想的。"
作为基督徒商人,他能做的只有尽心持守信仰,看重神的关系、圣经教导,工作上尽力遵守神的道,对上司拍挡克守诚信、守约和尊重。他说:"在自己成长路上,我清楚知道天父不会按照我想要的剧本做事。我只知道,我所经历的事情不论是好是坏,在主里面都有正面的价值!"
虽然自立门户过程艰难,但他全然交托给"天父老板",尽职依靠主,结果不单收获事业的丰盛,生活亦是充满恩典、喜乐与平安:"神向我们所怀的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
分享最后,陈嘉威最后以《圣经》耶利米书33:3见证神的信实:"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