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是什么呢?纽约神学教育中心总监、汉语网络神学院院长丘放河牧师博士向本报解说:"根据不少研究,15至20岁是香港教会流失严重的一个群组。这个年纪正处于高中至大学的过渡期,年轻人进入大学后,接触层面和活动选择多样化,关心福音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因此,在他们入大学之前的这段时间是一个黄金机会。"
以音乐为切入点 盼年轻人乐在其中
他分享了音乐会的构思和初衷。他表示,纽神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年度性大型活动。去年他们一出原创音乐剧《留‧与‧流逝》成功举行,反应比预期好,因此今年锁定了继续以音乐让更多年青人参与:"我们邀请全港的中学及教会,在简约的报名程序和门槛下,让有兴趣的年轻人都能乐在其中。"
选择以音乐作为福音切入点有几个原因,丘牧师解释:"首先,将敬拜音乐融入信仰的切合性不言而喻;其次,音乐需要参与者主动投入,这让年轻人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可以主动发挥。此外,敬拜是一个面对群众的事奉机会,这正好符合青春期年轻人想要获得注意的心理需求。最后,透过音乐,青少年可以舒发和调节情绪,这对他们的精神健康也有裨益。"
"敬拜好声音"的报名程序简单,参加者只需提交具备福音元素的音乐影片作品,入选的20队将会免费在专业录音室体验一次完整的录音过程,而其中4队更会被配对到四位教练中的一位。配对后,教练会提供一个月的特别培训,内容包括编曲、演唱、演奏技巧和敬拜技巧,参加者将会学习到多方面的技能。
参与指导的四位教练每个都有丰富的敬拜和音乐资历:吉中鸣牧师博士是纽约神学教育中心、汉语网络神学院敬拜学系系主任,本身是香港著名的资深音乐创作人,理论与实习并重。方文聪是玻璃海乐团创办人,擅长作曲作词,其诗歌深受年轻人喜爱。谢文雅是中年好声音的训练导师,亦是专业歌手和神学生,擅长唱功培训和感情演绎。伍家豪是社工,亦在大学基督徒乐队担任指导老师十多年,擅长编曲及演奏技巧。
给年青人一个"那些年"
丘牧师强调,这不是一个比赛,而是一个让大家参与音乐活动的平台,希望所有年轻人由一个梦想开始,团结身边的朋友,共同解决问题,以行动回应;至于这段路程可以行到多远不是最重要,因为每一步都是一个学习,都是一个"那些年"的回忆。
对于参加者在这个活动中的期望,丘牧师表示:"我觉得参加者的期望不会很复杂:由浅入深,有机构牵头,让他们一起聚集,完成一个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件赏心乐事。若能入围,有机会踏进录音室,这是一个特别而难能可贵的经验。若更上一层楼,能跟心仪的教练相处,有所学习,更是锦上添花!"
"至于最后若能踏上大台演奏的那四队,对自己的努力就是一种交代的表现,能够在那些年赚取一个难忘的经验,几个月来的苦练,转化成物有所值的回忆。"他还提到所有参赛作品都会上载到官方频道,让公众有机会欣赏:"他们的努力制作的作品将成为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用青年人"好声音"燃点梦想
他相信这个音乐会对每个参与者都有正面的影响:"能够入围的,当然有一种成功感;但就算未能入围的,由无变有也是一个人生突破,让年轻人体悟到所有伟大的工程都是由一个小工序作起始的。"
他又想到在音乐会当晚,其他被参赛者邀请来棒场的年青人也会受激励:"当他们见到这群年纪相约的人竟然可以有如此的表现,也可燃点起他们内心的梦想!"他笑说:"这就成了生命能燃点生命的极致演绎!"
最后,在教会都人才流失、承传断层的当下,大会亦希望能培养出一批年青人材:"但愿有一天,当那些独当一面的人才,他们在讨论时都能回想起:今次2025年的敬拜好声音就是孕育他们的一个转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