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助长者健康 减低对医疗惯性依赖

自我管理助长者健康 减低对医疗惯性依赖
"活得自在"课程长者组长冼善卿女士觉得,自参与此项计划后,有勇气与医生及家人多作沟通,适当地处理病患带来的问题,真正过著乐观自主的晚年生活。(图:救世军)
本港超过七成长者患有一种或以上慢性疾病,若不妥善处理病患所带来的问题,不但造成生活不便,大大增加病患恶化的危机,加重医疗负担。一项本港进行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管理课程能有效改善长者的健康。机构建议协助长著及长期病患者落实健康生活,减轻过分惯性依赖公共医疗服务。

该项研究由救世军及沙田医院进行,500位居于大埔及沙田区、患有慢性病的长者参加"活得自在"自我管理生活课程两年。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课程之长者在实践健康行为、管理病患的自信心及健康状况三方面均有显注改善;参加课程的长者有减少求诊的趋向;长者组长及职员组长带领课程的成效没有明显分别,即表示长者组长能以同路人身份,教导其他长者学习自我管理的知识;年老、低学历及体弱三个元素,并不会影响长者参与课程的成效。此外,参与计划的长者亦认同课程有助改善个人健康及减轻医疗负担。

负责研究的机构表示,此项研究揭开处理慢性病患新一页,建议于社区向患有慢性病长者全面推行自我管理课程,同时应锐意发掘长者义工参与健康推广工作。

主导研究进行的是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流金颂"计划。该计划总监胡令芳教授表示,自我管理概念及知识应纳入本地基层健康的一部份;通过医疗团体及社福机构应合力推动,设立转介机制,从而改善长者对疾病的控制及减少对医院和住院服务的依赖。

参与该课程的长者组长冼善卿女士分享说,参加计划后,不但舒缓了因照顾患重病的丈夫而衍生的沉重压力,亦将自己面对逆境及处理健康问题的经验,与其他长者分享。她认为课程能让长者重拾自信,有勇气与医生及家人多作沟通,适当地处理病患带来的问题,真正过著乐观自主的晚年生活。

沙田医院内科及老人科高级医生许鸥思医生表示,研究结果证明自我管理生活课程,能成为长者管理慢性病的重要工具,有助改善他们生活质素。

"流金颂:赛马会长者计划新里程"是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于2006年捐款三亿八千万港元推行的五年长者计划。"计划"除了培训新一代的老人学专家外,更透过举办多项培训及公众教育活动,改变社会人士对长者的看法。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