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回"生死间——基督徒与回教徒婚姻实录

徘「回」生死间——基督徒与回教徒婚姻实录
这是一个菲籍基督徒女子与巴基斯坦回教徒婚姻的争战的故事。

Maria(化名)有棕黑肤色,双眼圆圆,朴实的打扮,说起英文来呱啦呱啦,看起来与我们每天遇见无数的外佣无异。不过,若然只与她擦身而过,你可能已错过了一个相当奇妙、凭著信与神同行的故事。

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的Maria自小跟著信主的父母自然地成为基督徒。不过和不少青少年一样,返教会对她来说并不及其他事物吸引,因此她渐渐远离教会,停止聚会13年之久。上帝的形像在她心中越来越模糊。

与不少同乡的姑娘一样,她成年后离开菲律宾、离开双亲远渡重洋到香港打工,成为香港廿多万家庭佣工之一份子。

遇见丈夫

1991年,她认识了她的丈夫。说他们的相识"离奇"实不为过——如今她仍无法知悉他如何得到她的手机号码,然后与她展开长达一年多的"电话情缘"。

他来自巴基斯坦,是个回教徒。他比她年轻,家人都在英国,而他自己则在香港工作,似乎是个条件不错的男子。

Maria忆述有一天她要求见面,并给她寄了相片,她有点害怕不肯答应,直到一次她说将去入境处延长工作签证时,他说自己正好也要陪家人办理签证,一定要与她见面。

那天当她在入境处,正在填写表格时,冷不防擡头就发现他就站在自己的正前面。她顿时心乱如麻,填表的手抖得厉害。他不知她就在面前,因为他并未看过她的照片。他四处张望寻找她的踪影,并没发现她。她走到另一头,静静地观察他,记住他的衣服鞋物,完成了签证的申请手续,就回家去了。回家后她告诉他已见到他,他不相信,她将他的衣饰细细地说出来他才相信。

为怜悯而结婚

过了一年她被雇主解雇必须回国,有朋友劝她别告诉他,因为不知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但她还是告诉了他。没想到离港那天他竟然在机场出现。他情绪激动,嚷著要撕碎她的护照,更拉著她不让出境。他说的一句"你要丢下我一个人在香港,自己回家人身边吗﹖"触动了她的心,她答应了一定会再回来找他,于是他放她回去,二人仍保持联络。

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她心里亦掀起大争战,因为圣经明言"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一天早上她清晨三时在睡梦中醒来,想到要和他结婚时全身发抖,但她听到主说:这是妳的苦杯。

认识三年后,他第一次带她回家,他直接对母亲说:"我要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他为得到她与家人激烈争战。有朋友问她:"妳真的开心吗﹖"她答不上来,因她的心情混合著怜爱与惧怕。

采访时记者也不禁问她一句:"当时妳真的爱上他吗﹖"她眨著眼,淡然回答:"不真的是爱,怎么说呢﹖和他一起更多是因为怜悯——若我不理他,就没有人会照顾他了。"

最后他们结婚了,那一年他24岁,她27岁,在清真寺领了结婚证书。

"每日五次祈祷……但我无法生出感谢"

结婚后,她与丈夫在香港一起生活,并开始在清真寺学习《可兰经》。

徘「回」生死间——基督徒与回教徒婚姻实录
但身为基督徒的她为什么愿意进入异教并接受教导呢﹖"我本身是基督従,我有惧怕不想转教,但那里很多菲律宾人对我说这两个是一样的宗教,信的是同一位神,又说他们也信耶稣,只是那里以阿拉伯的形式敬拜而已,所以我觉得能接受。另一个原因是:我的确在那里见到一本《圣经》。"

她在清真寺学习祷告、拥抱伊斯兰,并学习读阿拉伯文的《可兰经》:"整整一年内,每个星期天我都不断读《可兰经》。第一个月我要学习基本的字句,然后学习写。他们亦教我每日祷告五次,但是我发现每天祈祷五次后我仍感到不满足,内心没有平安与喜乐。"

不觉不觉间她已转离了上帝、拥抱别神,她的父亲并不知道。但她无法辨别这一切与以前所学过的真理有什么不同——毕竟她离开教会已13年之久。

回归基督

2005年,Maria因母亲离世回到菲律宾。

当时整个家族都聚在一起参加母亲的安息礼拜。失去母亲的她孤伶伶地独坐一角落里,心里只有一个问题:"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母亲呢﹖"这时主的声音响起,跟她说:"妳并未与我同在,妳是这家庭中失落的一个。"又说:"妳要记得: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她的全家都是基督徒,她知道自己是失落了,而神正呼召她回来。"那时诗歌所唱的也是同样的内容,我知道是为我而唱的——为什么我以前没听过这样的讯息呢﹖现在是多么的清晰!"

从那时起她作出了决定——回归基督的怀抱。

回港后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Maria在尖沙咀找到一间教会。归回基督让她的心像回到安息港一样,她说:"回到教会时,我已忘了如何向上帝祷告,只知道流泪。有位妇女关心地问我有什么要为我祷告时,我已不懂回答,只一直哭呀哭——那是喜乐和安慰的泪水。"

后来神给她更大的恩典。一次主日她在街上遇到一个菲律宾女孩,那女孩叫Crystan,告诉她在她住的地区附近有一家新的教会。她十分兴奋,因为尖沙咀离她家相当远——无论是时间还是交通费对她来说都令她吃不消。她立刻要了号码,并带孩子找到新的教会,这就成了她日后属灵的家。

但奇妙的是她再也没有遇上那位像天使一样、名叫Crystan的女孩。

大震动

她回归基督教一事丈夫并不知道,但一天丈夫的一位朋友告发了她的行踪。她丈夫问她为什么返教会时,她辩解说:"我不懂阿拉伯语,无法明白信仰内容。"不料,丈夫随即致电家人,并对她说:"妳曾答应我返清真寺,但如今妳竟然回到教会,这是对我撒谎。"又说:"我会跟我的家人说,若他们叫我离开妳我也会照样做。"

过了一小时,他的父亲致电给她,警诫她说:"作为穆斯林,妳不能去教会。"于是她向他父亲说:"我需要神,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神。我明白你很关心我,但我不能不信神,因为神与我同在。"对方一直听,听完后他回答:"我不能恨妳,妳可以做妳认为对的事。"

她的心松弛下来,心头大石似乎放下了,但此后她所面临的是与她丈夫无休止的冲突,因为回教视转向基督教为羞辱他们宗教的行为,而丈夫更说会等待清真寺里的回教祭司向她作出裁决,他说:"他们或要我离开妳、或惩罚妳,我都会听他们办妳。"

面对这些改变,Maria内心竟仍然平静如镜,没有丝毫惧怕。她祷告上帝说:"您叫我回转,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我会顺服您。"

Maria继续返教会,在那里她如沐春风,喜乐无比:"在那里我感到无比的平安和喜乐,每次去教会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完全的祝福。我想即使我有充份的自由能去教会我也不会比现在更受祝福——因为我不自由,所以每个主日对我来说都可能是最后的一次。"

令人安慰的是几个孩子都跟著她上教会,他们自己亦会上主日学,慢慢地他们也认识到不少真理。她亦会在家中与他们一起祷告,并教他们为父亲的得救祷告。她发现神祝福她,如今他们都自愿信耶稣,并且主动受洗。

为主的名受苦

在平日,她会在家里用唱机播放喜爱的赞美诗——她喜爱赞美诗。但有时若她忘记了将光碟从播放机里拿出来,她往往会在垃圾筒里再次发现它们,然后她会捡起来擦干净,在丈夫上班的时间再播放。后来她买了一部小巧的MP4播放器,她将赞美诗下载,放在自己的包里,她才可以随处随在欣赏心爱的赞美诗了。

一次早上她正在家中播放赞美诗,不料丈夫情绪变得暴怒,动手将电脑哇啦啦的打破了。她心里感到圣灵像恩雨一样临在,心中充满平安。她只保持宁静,不发一言。后来她无意中发现女儿的日记上写道:"我看到爸爸打破电脑,因为妈妈听福音歌的缘故。我真要为他祷告,让他明白真理!"

家中的《圣经》亦是争战之物。他丈夫明言不想见到圣经,而她亦常发现放在书架上的圣经无故"消失",又往往被移到书架的最顶处。

有次她丈夫强逼10岁的孩子返清真寺,结果孩子清楚地对父亲说:我相信耶稣,我要返教会,结果遭到父亲的惩罚。

"主,我答应以后不会再伤害祢!"

Maria亦分享了她与主更深刻的经历:「一天我一边洗碗碟一边唱赞美。忽然圣灵对我说:「由妳孩堤时我已爱妳、看顾您但妳拥抱了别的神,就是再次伤害了耶稣。」听到这话时,她感觉到锥心的痛,并感受到耶稣十字架的痛苦。她泪流满脸,祷告说:「主,我答应!我答应以后都不再伤害你!」

那次经历以后,她的信心更坚定,即使丈夫再给她添加苦楚,她亦绝不忘记自己曾向主说"我答应以后都不再伤害你"。

见证基督

《圣经》说:"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他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著妻子成了圣洁。"(林前7:13、14)Maria虽然吃尽苦头,但她亦坚守圣经教导,她说:"除非他离开我,否则我不会和他离婚。"虽然目前为止她无法直接向丈夫介绍耶稣基督,但她常常经历上帝亲自的带领,生活上的神迹让丈夫有机会体会祂的实在。

一次她在祷告中向上帝埋怨,哭诉说:"自从我结婚后一直不能得到平安,因我的丈夫如此如此……",结果上帝问她:"妳记得丈夫为妳做过的任何一件好事吗﹖"她说:"有很多呀!"上帝说:"对,那就是妳的祝福。"与上帝对话令她语塞,一时无话可说,只能俯伏在神的大爱中

这类经历成为她向丈夫见证神的好机会,她说:"我不是向自己祷告,而是神听我的祷告,并且知道神将每个人都看为重要。"她很高兴上帝常直接向她说话,使她在丈夫面前可以有凭证,证实上帝的真实。

她说:"回教将摩西的经看为一本书,有关耶稣的是另一本书。他们认为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时阿拉带著他上升离开,因此说耶稣没死在十字架上。但耶稣的能力正是显在十字架上:确实死了、被埋葬了,并且带著我们的罪下去,因此救赎了我们。但他们不明白死而复活的真理,不明白十字架的力量——没有流血的话我们的罪就不能得赦免。"

因著耶稣,一介手无寸铁的普通女子竟然可以忍受这么多的苦,当中是什么力量在支持她呢﹖她满怀盼望地说:"耶稣说过:信祂的人将会受到苦难,但祂叫我们放心,因为主已胜了世界。"

后记:认识跨种族、跨宗教婚姻

Maria的故事并不是个别的经历,而是不少跨宗教婚姻的实况。她的一位朋友原是基督徒,但婚后因著回教的丈夫,她再没能回到教会,并从救恩失落了。

十年来服侍南亚裔新移民的Joanne说:" Maria 的经历见证了我们基督徒所信的是一位满有怜悯和恩典的神,她从失落中被寻回,重回神的怀抱,生命也被更新,愿意为神行出一条见证的路。愿Maria的经历也成为我们的提醒,不要从救恩失落,要持守我们所信的基督信仰。"

在Joanne服侍的对象中有好些属于跨宗教婚姻,特别是伊斯兰教徒与基督徒的姻联背后隐藏著宗教冲突的危机。她认为教会有责任去认识、并提醒信徒留心这些跨宗教的婚姻,因为这些事情很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的子女、或我们看著他们从小长大的教会年青人身上,她说:"教会不要觉得少数族裔和自己无关系,但一旦与他们结了婚会出现很多问题。"

"香港有不少回教徒,他们是知识份子,读大学,我们很多能把他们看为一般的『未信者』,以为只要结婚后向他们传福音就没问题。但若我们的子女与他们拍拖的话又如何呢﹖教会有责任认识这个群体。"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