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粹】黃斌:屬天的海——《寶石藍的海,加利利》

【當代藝粹】黃斌:屬天的海——《寶石藍的海,加利利》
黃斌作品《寶石藍的海,加利利》 2020年
【當代藝粹】黃斌:屬天的海——《寶石藍的海,加利利》
黃斌作品《寶石藍的海,加利利》局部

古代猶太的拉比們說,上帝為人類造了七個海洋,却為自己在迦南地造了加利利。加利利海最早名基尼烈湖,新約時代稱革尼撒勒湖、提比利亞海、加利利海。聖經中「湖」、「海」並用。

加利利海是一個長21公里,最寬處僅11公里,湖岸線長48公里的淡水湖。加利利海的形狀象一個梨或竪琴(希伯來文「基尼烈」即竪琴)。源自黑門山活泉的約旦河水經呼勒湖匯合後,南下流入加利利海。然後從加利利海西南口往南經約旦谷,流入死海。加利利海四周除南北約旦河入口和出口外,為群山所環繞。海濱土質肥沃,植被繁茂。晴空之下的加利利海波光粼粼,有著藍寶石、綠瑪瑙、水蒼玉一般的美麗色彩,就如同自高天之上新天新地中降下的根基寶石。而其特殊的低於海平線210米的地理環境,在西北山風吹來被東岸高山阻擋時,則會形成風暴,掀起驚濤駭浪。(可4: 37)。

加利利被稱為「全世界最神聖的地方」,因為這裡是主耶穌最初開始傳道的地方。在加利利到處都留有主耶穌的腳踪:呼召門徒、宣講福音、醫治人們身體與心靈的疾病。聖經記載耶穌行的神迹33個,其中25個行在加利利。那是一片神奇的海,只有那裡有那獨有的神秘的美。

2017年我去了加利利,2020年畫了這張《寶石藍的海,加利利》。畫這張畫肯定不能以一般的旅行寫生式的風格去畫。這樣的畫最重要的是神聖性,而非寫實性。在我心中,加利利那是屬天的海,是祂的海。我希望畫面具有屬天的屬性。我採用了一個自高天俯瞰的視角來展開構圖。或許這是一個人所能想到的最接近於天父的角度了。梨狀的海的輪廓在全景式構圖中正好成為內在的框架。海面形狀與其上的天雲交織形成單純、豐滿且神秘的畫面。

這張畫的畫面色彩,我也希望它們能有其該有的特殊意味,體現出這屬天的海色彩的神奇之美。畫面色彩經過許多遍地反覆塗抹、調適,最後才形成了現在的效果。在微暖色白雲的穿插對比中,加利利海既有著豐富、深沉的色彩層次,又有了高飽和度、通透的像藍寶石一樣的色彩效果。海天通透,這樣才是那片海獨有的神奇色彩。

這張畫無論畫面的構圖結構還是色彩組織,畫面所有的視覺線索都導向那在海邊船上教訓眾人的耶穌。「船在海裡,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可4:1)。在金色的光中,紅衣的耶穌、小船和倒影形成一個十字狀的剪影。畫面最吸引人的高強度的形與色都在這裡。雖然面積不大,可這裡是畫面真正的視覺中心。觀眾無論先看哪裡,都將會被視覺線索牽引而看向這裡。這裡是畫面萬有的指歸。金色的光,在耶穌所在的船上,也在高天之上。那裡是天父的所在。一道聖靈的光柱連接著衪們。三位一體的真神是這世界光的源頭。

這就是加利利,藍寶石般的海。神奇的海,屬天的海。

寫於2025年8月2日


專欄作者黃斌,1993年在洛陽受洗,希望用畫筆和文字讚美主。曾任大學教授和旅德畫家,退休後希望以保守主義的現代油畫創作者和文化學者的姿態作主僕人。

【當代藝粹】專欄由《基督日報》與「香港藝術動力」合作推出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