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戰役--福音影視的前景

空中戰役--福音影視的前景
青年學生微電影工作坊作品《相信》
作者:薩林娜

「空中戰場」誰來佔領?

根據瑞視網最新調查數據統計,至2013年年底,中國網民人數已經逼近六億。其中,在線視頻網站覆蓋人數約4億,主流視頻媒體日均覆蓋人數約1.8億。在觀看視頻網站的網民中,約43%每天收看視頻網絡;在線視頻每月播放16.9億小時,人均每周瀏覽時間約844分鐘,約14小時。

瀏覽視頻網站的,以年輕群體為主,10-39歲佔816%(其中10-19歲佔所有人數的24%,20-29歲佔32%,30-39歲佔25%),其他年齡層只佔19%。在這些人當中,12%拍過視頻,6%加工過視頻,82%從未有過視頻創作的經歷。

面對以上數據,作為一名基督徒媒體人,我大膽提出以下幾個論題:

1. 視頻網絡將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信息傳播平台。 2. 中國新一代年輕人的世界觀與思維方式,將被視頻網絡塑造。 3. 用視頻的方式傳播福音信息,必將成為基督教界向公眾傳福音的最有利手段。 4. 傳統媒體在福音傳播中的作用將會逐漸萎縮。 5. 網絡視頻在中國剛剛起步,制作的水平較低,但由於人心的空洞,整體供不應求。 6. 基督教福音視頻目前基本處於真空狀態,嚴重滯後。 7. 高質量成熟的福音影視作品,會帶來千百倍的改變生命的能力。

影視語言的影響力

聖經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而眼睛看到的,會進入人的心。因此,人「注目」什麼,就會像什麼。當一個基督徒定睛於耶穌,他會漸漸生出像耶穌的氣質;同樣,如果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瀏覽污穢、暴力、色情、虛空的東西,那人的生命也會被摧毀。

影視語言的一些特質,決定了它對人的生命能夠產生巨大影響力。

「百看不厭」:人天生對「看」有著強烈的渴望。聖經說「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光影與活動的畫面對人類具有難以抗拒的魔力,能夠帶來感官的愉悅,觀察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就會發現,人類本能中「看」的欲望是何等強烈。再看今天中國的年輕人,有多少每天十幾個小時沉浸在網絡電視劇和各樣綜藝節目中,即使雙眼已經布滿紅血絲,身體已經極度虛弱,仍不能停止觀看。

「過目不忘」:大腦對畫面、空間、影像的記憶能力遠遠大於對文字、理論、邏輯的記憶能力。例如,一位信主多年的弟兄承認,多年以來觀看的色情電影中,無數畫面已經深深植入腦海,進入他人格的深處,即使他砍掉手腳,挖掉雙眼,也無法將這些印像塗抹,因為從眼睛進來的東西已經污穢了他整個人。

「眼見為實」:影像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若與耳聽和閱讀相比,人天然傾向於相信肉眼所見的畫面。

例如在中國,普通民眾心中的政府形像,是樣板戲、革命、抗日、內戰等影片和偉人、公僕、反腐等電視劇塑造出來的。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些只是影視節目,不是真實的歷史,但在情感層面仍舊願意相信這些影視作品精心編織的情節。對於西方國家的印像,則大多是透過好萊塢的大片而來。

「觸目驚心」:影像能夠滲透到人的潛意識,在無意中左右人的價值觀,改變人的思維和行動方式。眼與心是連在一起的。例如,長期沉溺於血腥暴力的視頻及網絡游戲中的年輕人,容易產生暴力傾向,輕棄生命,毫無憐憫。近20年來,多起凶殺案和槍擊案的主犯,都是沉溺網絡暴力游戲的青少年。再如,長期觀看恐怖電影和「鬼片」以尋求刺激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精神分裂,也更容易自殺。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不誇張的說,「得眼球者得人心」,尤其是年輕人的心。然而,影視巨大的力量是中性的。如果被撒但使用,便成為欺騙、偷竊、毀壞、殺害的得力工具。如果被神的百姓使用,則將能夠傳揚真理,得著靈魂,醫治人心,建造教會,擴展神的國。

誰得著影視,誰就得著爭奪靈魂的戰役的「制空權」。我們豈能將如此重要的戰場拱手相讓?

「誰是傳奇」媒體事工見證

「誰是傳奇」青年媒體事工開始於2008年夏。那時我在北京大學讀電影學的碩士研究生。從大學時代開始,神把一個強烈的感動放在我心裡,就是通過影視的方式記錄神在我們這代人身上的奇妙作為,用年輕人的語言向我的同齡人傳講那加略山的古舊福音。當時沒有資金,沒有設備,沒有人手,沒有支持,唯獨有一個明確的異像,如同火在心中燒,就是對中國幾億年輕人的靈魂焦灼的愛。我與丈夫願意一同為此擺上全部。

感謝神奇妙的恩典,在接下來的三年裡,祂一步一步地帶領,感動幾位查經班中的姊妹,她們在畢業後放棄找工作的機會,與我一同全時間在「傳奇」事工中服侍 ,一同過著朝不保夕、被家人拒絕、被同學嘲笑的生活。神也感動國內外許多認識不認識的弟兄姐妹,用一筆一筆的奉獻供應我們,幾十塊、幾百塊、幾千塊,神從未讓我們因資金缺乏停下進度。神也興起很多忠心的弟兄姐妹為我們代禱,讓我們在每一次爭戰中得勝。在神的恩典中,我們制作了六集 DVD ,並在國內申請了版號,正式發行。

神使用這些 DVD,在中國以及北美的華人學生之間作見證,帶領很多年輕人歸向主。單第五集《浴於清泉》,就在網上被播放近八萬次,主要收看對像是非信徒群體;在上千條留言中,有很多人表示願意接受耶穌。

當我來到北美後,陸續聽到一些北美學生團契在使用這些 DVD 帶人信主。神的心意又美又善,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神也讓我們看到,用媒體向年輕人傳福音的潛力與需要何等巨大。

2011年年底,我們在國內的事工受到衝擊,被迫停止。直至2013年底,我再次得到清晰的呼召與托付,重新開始影像事工。蒙神的恩典,藉著蘭莘華人基督教會弟兄姐妹的熱心奉獻,我購買了一套專業設備。

接下來的拍攝計劃,目標人群將會轉向「90後」,節目將朝向5-15分鐘的「短、精、快」類型,以更加適應互聯網視頻傳播的節奏。同時,我也看到基於聖經的心理輔導、婚姻親子輔導的巨大需要,並開始著手將北美這方面豐富的資源,通過視頻的方式「搬運」回國。

另外,我開始有意識地鼓勵培養「85-90後」新生代,投入福音影視創作。2013年年底,在巴爾的摩舉辦的使者華人差傳大會中,我帶領「85-90後」的福音微電影制作工作坊,指導一百多名學生,在一夜之間制作出12個3分鐘左右的微電影。 1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85-90後」藏龍臥虎,這些年輕人遠不是傳說中的「腦殘」、 「嬌生慣養」、 「自私」、 「不靠譜」,相反,他們展現出很多令人振奮、感動的品格。他們思維活躍,創意十足,善於團隊合作,對設備和技能掌握快,敢想敢做,力求完美,又非常能吃苦,肯付出。他們的作品用年輕一代的方式和語言,清晰准確地傳達福音的真意,敏銳運用流行文化的元素,在輕松幽默的同時又有深度,讓人笑著流淚。

通過這次活動,一大批青年學生得到激勵,敢於動手制作福音影視,並形成了空中團隊。我會繼續用講座和工作坊的方式,推動更年輕的一代投入福音影視的創作。網絡視頻所需的資金投入非常小,但其影響力未必小於正規上映的院線電影。拍一部電影的資金,可以拍出成百上千個福音網絡視頻,甚至微電影。這種小成本、大產出、高效率的模式,正適合年輕一代實踐。

「恩福」潛藏的寶藏

「恩福」對文化宣教有很高的敏感度,除了走較高端的學術路線之外,也致力於大眾傳媒人才的培養。我是因為這個策略才有幸加入「恩福家人」的行列之中。如果恩福有意開展視頻網絡領域,則具有得天獨厚的戰略優勢。

第一,「恩福」擁有一群優秀的人才,如果能夠形成團隊合作,則能夠產生眾多精彩的創意,也同時具有龐大的知識架構,在很多領域都能發出有份量的聲音。

第二,以「境界」為代表的新媒體事工,已經在互聯網上打開一個寬廣的傳播平台,並擁有一群忠實的受眾,可以成為福音視頻節目推廣的有力渠道。

第三,眾多「恩福」家人遍布在各個文化宣教領域,佔據制高點,如果能夠形成合力推廣福音視頻,將對整個中國文化界造成巨大的衝擊和影響。

願神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

作者為恩福神學生,現就讀於南卡州哥倫比亞國際大學神學院

注:1. 謹推薦巴爾的摩差傳大會青年學生組微電影工作坊部分作品:

(1) 追求者的紙片

(2) 相信

(3)Unleashed!

(蒙允轉自《恩福》雜誌:http://www.bf21.org/magazin/51/51.htm)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