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達基金陳念聰:滅貧要從「心靈轉化」出發

施達基金陳念聰:滅貧要從「心靈轉化」出發
埃塞俄比亞兒一位受助兒童,在家裏的牆上畫上「Jesus is Lord」。(圖:施達基金)
貧富懸殊向來是世界性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尤以嚴重。回望過去數十年,世界各國滅貧努力寸步難行。對於要徹底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抱基督教理念進行扶貧工作的施達基金會認為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轉化」,即從屬靈上帶來人生命的改變。

「轉化」—生命的轉向

施達基金會總幹事陳念聰在8月份《施達家書》中表示,傳統上人們普遍以「結構性問題」或「深層次矛盾」的觀念來看待貧富懸殊問題,並從該角度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然而效果並不理想。他寫道:「改變結構只能暫時治標,人心不變,才是罪惡根源,以致人與自己、他人、社群、自然環境和神的關係破裂。」。他又指出要徹底根治貧富懸殊問題,「轉化」才是核心的做法。

何謂「轉化」的觀念?陳念聰解釋:「它較傳統意義上的「發展」多了一重屬靈意義,帶來關係和生命多方面、持久的改變。」。他表示「轉化」的定義是「生命的轉向,仰望神的方向前進」。

以解決貧富懸殊問題為例,它主張是通過對人內心思想的循序漸進教導,而非傳統意義上只關注解決經濟或人們的生計,是長遠和持久的,望解決問題根源——人的心靈。

「轉化」的實踐方法

陳念聰在文中也提到,貧窮是源於不公平,而不公平的產生正是與人類的罪性有關。他又認為傳統社會的解決方法之所失敗,實際上是與神治理世界的概念相違背有關。他們往往愛以自己的方法來管理問題,對神作出質疑或把神的心意圈在人類思維和制度之下,實屬不智,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源。

在這基礎上,他明確地指出「轉化」的核心價值是解決貧富懸殊問題的最有力方法。他表示:「福音是凌駕於人類一切的制度,不受限制,反勝於人的軟弱,這是歷史事實,神的公義也遠超於人的公義。」。不論有否信仰,面對貧富懸殊問題,不單要依靠人類本身的智慧和能力,還需仰望主的方向前進,對神管理世界的概念和心意中作出學習和領悟,並套用在解決貧富懸殊問題之上。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