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柔和重视关系
余德淳指,父母说话时先反思,少年人接受甚么语气,听完后会感觉良好。例如:正面的声调、温和、没恶意的话。
余德淳认为,如果没爱,没有祈祷,是很难做到的。他指父母要强调与子女的关系,例如:"我们关系太重要,不值得被那些事情影响。"父母要高度强调关系太重要,而且大家要"继续倾下去"。
"『继续倾下去』很重要,即是还有什么未讲完,但不等于父母向子女妥协。父母能坚持下去对修补关系很最要。"
称赞、欣赏子女
"我要称赞、欣赏你"这些说话也很重要。余德淳指,有研究发现,11至18岁的青少年在家庭接收14万句贬意的说话;正面的说话只有2万句,两者有7倍差距。余德淳称:"即每3个钟头父母只说一句赞赏的话,但半个钟头就说一句批评的话,子女会感觉在父母眼中一文不值。其实他们是等候被父母肯定,父母不要沉默,说出来是给予他们的一种肯定。在人际关系中,沉默是一个毒瘤。"
向子女说:我要道歉
父母也需要向子女道歉,例如"我迟了向你说,对不起",要让子女明白父母自己的苦心。余德淳引述《圣经》提摩太前书4章4节:"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著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他指凡上帝做的都是好的,父母要为自己子女感谢神,领受神所赐的产业。
余德淳认为,青少年正在寻找人认同他们的身分,父母要帮助他们在追寻过程里定位,例如,将来想做甚么。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少年人被人认为他甚么都做不到时,那个少年人却认为自己不会衰到这地步。"这是代表他起码还一个程度不至于这么差。青少年用这样来维持自己的自信,这是自信的来源。"
余德淳强调,青少年向上的弹性很大,父母要肯定上帝给人是最美好的。"用感恩的心看上帝给你的家庭,是超乎你所想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