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控康希和陳一平是思創「真正推手」
周英漢、康希牧師、陳一平牧師、黃玉音(前財務經理)和其他兩人目前就教會5060萬元基金在2007年至2009年被挪用來認購虛假債券受審。周英漢面對六項共謀失信和四項共謀作假賬罪名,是控狀最多的三名被告之一。
周英漢沒有律師代表而自行陳述辯護理由,其後接受代表其他被告和主控官輪流盤問。他否認曾提議創辦思創,指康希等人把責任推給他。他提交多封電郵和手機短信等證據,證明思創的成立、運作和為何耀珊專輯制定預算等都是康希、陳一平和另一名被告黃玉音所控制。
他指,思創是城市豐收教會的工具,借何耀珊的流行樂來傳教。思創在2007年至2008年間發售債券給教會,並把收益用來製作何耀珊的英語專輯,用以進軍美國樂壇。周英漢解釋有關債券不是虛假交易,因為債券投資在唱片上,專輯是會賺錢來贖回債券的,但是「如果收益被濫用,債券才是幌子。」
周英漢強調他所構思的債券在結構上沒有問題,自涉案債券在早起構思的階段開始審計師和律師就知道這項投資。他認為責任在決定如何使用債券收益的康希牧師:「說到底,不能將設計債券的人和花錢的人混為一談。」
周英漢的證詞與康希的版本截然不同。康希否認操控思創,指思創所有決定都由公司董事拍板定案。
周英漢:康希操控思創是必要的也不違法
雖然周英漢指思創大權由康希等人操控,但他指這做法是「必要」且「不違法」,又認為教會通過思創間接資助用作傳教的「跨界計劃」本身、把慈善機構和商業企業分開的做法符合企業監管原則。
對於教會被指在間接資助何耀珊進軍樂壇用作傳教一事上保密是不誠實的說法,周英漢反駁指「不公開不等於不誠實」,誠實與否在於意圖。
周英漢:對康希感失望 為說出事實脫離教會
周英漢在1995年加入城市豐收教會,在1999年至2007年是管委會成員。他在此案2013年開審隔月突然宣佈脫離城市豐收教會。當時他的理由是雙方「在精神上和道德原則上出現衝突」。
而在庭審上,周英漢再次解釋他脫離教會的原因指,他無法接受康希等人所「編造」的故事,為堅持要在審訊中說出事實,他選擇孤軍作戰,「我脫離他們,因為他們所編造的故事不是事實。」
他也毫不留情地炮轟康希牧師和陳一平牧師。他說,在資金問題調查展開後大家都感到恐慌,如同一盤散沙,但兩名牧師卻沒展現牧人應有的領導能力。他又批評康希和其他被告起初錯信教會律師的意見,都相信債券有問題。此事抹殺了教會對他多年來的信心。他坦言,他對兩名精神領袖「非常失望」。
千萬美元為何耀珊全球宣傳 康希掌握跨界計畫開銷
周英漢指康希掌握著跨界計畫的開銷,也因此決定著債券的命運。周英漢舉例說,康希曾和美國製作方討論是否要投入814.5萬美元為何耀珊製作24期實況電視劇,而這些花費將決定能否贖回債券,因此底誰在掌握預算,決定款項的用途。他此這些電郵證明康希才是決定款項去向的人。
根據美國製作方的提議,這筆用於宣傳何耀珊的1042萬美元包括廣告費100萬美元、音樂視頻100萬美元、行旅費70萬美元、國際行銷100萬美元和打歌服30萬美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