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尧教授加国布道 分享行医及教育生涯

沈祖尧教授加国布道 分享行医及教育生涯
沈祖尧(右)在温哥华的分享会,在他身旁的是特别音乐嘉宾徐伟贤。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刚结束加拿大的布道旅程,这次访问属私人性质,他共到访六大城市、举行九场聚会,深受广大朋友欢迎。

沈祖尧是教育界和医学界的翘楚,从2010年7月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至今,是知名的教育学者、作家、肠胃研究专科权威。在见证会上他分享了对影响他至深、在沙士(SARS)期间发生的经历。

沈教授与加拿大颇有渊源,他说:"回想二十多年前,刚刚新婚的我和太太,从37度的热带巴里岛乘飞机来到了正值寒冬温度只有零下37度的卡加里修读为期三年的生命科学博士学位,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了大雪纷飞陌生国度。由于天气极度寒冷,太太无法适应,在三个月后返回了香港,留下我独自度过三年的加拿大求学生活。"

在获取博士学位之后沈祖尧教授返港从业,并于1998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开始在医学界大展拳脚,蜚声国际。2004年起带领15个亚太地区的专家展开对大肠癌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2009年研究出以抗生素治愈胃溃疡的医疗成果,获美国Marshall及Warren奖座,乃亚太区肠胃科最高奖项。同年,获颁德国肠胃病协会内窥镜奖。

沙士的爆发明白到生命的脆弱

"回想起当年,我在研讨会向超过一万人授课,文章在世界手屈一指的医学杂志上刊登。"事业上的成央A随之而来的是荣誉、地位和权力的提升。他说:"有时我会觉得世界在我的掌握之中,但2003年沙士的爆发改变了我的一生。"

沈祖尧续说:"我看到了人们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家庭的破碎,至亲的离世……让我明白到生命的脆弱!如圣经所说『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在沙士期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沈教授向大家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男孩过往是一个非常反叛的青年人,经常打架、吸毒,与家人关系恶劣,然而他的双亲很不幸都染上了沙士。在我和其他同事巡房诗,他跪地恳求我救救他们,哭著说:『如果你救不了两个,请你至少救回他们其中一个吧!』很不幸的是最终两个都没有救回。然而,生命就是那样的神奇,这个男孩从此振作起来,戒掉所有的陋习,并且返教会,修好与人的关系,还积极参与教会的侍奉,他的生命得以回转、改变。"

藉祷告病人情况渐渐好转

当时沙士肆虐整个香港,疫情在不同地区迅速蔓延,而各种药物都无明显效果,医生束手无策,又有越来越多的病人病情告急。沈祖尧明白到只有依靠神才能走出这个难关。

当日,他向各个部门发出一张通告,让基督徒的同事下午到他的办公室为患病的沙士病人向神祷告。同事们才惊喜地发现对方原来都是基督徒,于是进行了第一次的祈祷,大家紧张的心情稍稍得以舒缓。第二日,借着这个祷告,他们发现病人的病情奇迹地渐渐好转。

沈祖尧说:"沙士爆发之后,从只知道事业、名声和美好生活的我,开始明白生命瞬间消逝,体会人性的败坏,以及教育的重要。"

上帝给我的意外任务

沈教授坦言曾打算在50岁时退休,"可是上帝给我一个意外的任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接受担任中大校长一职。"

谈到全球的大学教育,沈教授认为,今日的教育只重视资讯与技能,不重视追求真理和创造力。学生们花太多的时间去背诵事实,而非对既有的概念反思和批判;不懂得反思自省会令目标含糊,信念不定,最终迷失方向。

最后他表达了对今日教育的期望,"保存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和批判思维,以及造就世界公民的概念,应是我们教育的原则。"他又说:"训练学生慎思明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透过通识教育以及对思想和信仰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才能培养年轻一代独立思考能力。"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