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以德博士对精神健康的探究

作者:俞敬群牧师 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我的身体一旦会被埋在土里淹没…...我的灵魂却可遗赠与神。"这一句话,可说与早期希腊哲学中的二元论脉络相连。二元论的理论有二: 一、身体与罪恶分成两个主题。 二、身体与灵魂分成两个主题。 主张前一说的人,他们认为人犯罪是由于罪本身的驱使,所以人的身体不负责任。换句话说,这一学说在逻辑上有矛盾。于是,人借此作为犯罪的护身符。主张后一说的二元论者 ,到了培根,已经过了两千一百多年之久。在哲学的范畴中,仍然流传不衰。柏拉图在公园四百多年以前所创的哲学,其中灵魂是他中心思想之一,出于意料,今日演变成心理学 的专门课题。 最近读到鲍以德博士(JEFFREYH.BOYDM.D.)所著的心理学《SOUL PSYCHOLOGY》一书。其中有关灵魂的五种意义,可说是全书最富特色的,也是其他心理学的书籍上所罕见的。作 者把灵魂一字由希腊、罗马、希伯来文的意义,并拉丁ANIMUS(意即灵魂)字源所包含的意义,综合在一起而富有创意的加以诠释,给我很深的印象。今根据原文分述于后。 (一)灵魂是身体的活力--一个人身体的生机是依赖灵魂而存在的。一旦,灵魂离开了身体,那人就不能呼吸,不能行动,于是就落入死亡的状态。记得我在童年时,曾经看见 有人白昼提著灯笼,灯笼上罩著一件衣服,篮里提著一只公鸡。一面走,一面喊著说:"×××回来啦!"意思是要把那小孩出壳的灵魂从路上喊回去,使那生病的小孩子可以痊 愈。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是,这一件事却合乎希望的哲学思想--人是有身体,有灵魂的。灵魂虽然不像身体那么具体。肉眼可以看得见,但是灵魂的价值却胜于身体。海尔 特(HARRET B.STOW, 1852)在他所写的《奴隶》一文中,有一段非常庄严的话:"主人啊!我的灵魂不是属于你的。你用金钱买了我,你也不能占有我的灵魂。"在西方大的心理 学家,他们认为植物也有灵魂,何况人呢? (二)灵魂与才能同时增长--在拉丁文中灵魂一字包括,生命、精神、智力、热情等含义。身体与灵魂是一神秘的联合。我曾经在电视看到一个饥荒中的少年,骨瘦如柴,那个 十六岁的少年的体重只有十八磅,发育不正常,同样,一个十六岁的人,他的智力方面只有六岁那么高,岂不也是成了心理发展不正常的人么?自然界的植物需要阳光才能生长。 灵魂并不是从母腹生的。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两种说法:一派说不知道。一派说是从神来的。 (三)灵魂与自觉相连的关系--灵魂有敏感度。尤其是大脑皮质(CORTEX OF BRAIN)眼睛看见什么立刻有认知是某种东西的能力。心想看什么就会自动地去寻找作出反应。现代 科学发达,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科学家发现,就是想像的事物也可以渗入人的灵魂。脑部神经系统的分布,使全身贯通而且有自动调整的作用。科学家认为植物也有魂 。加入一个人向他家里所养的盆景花树讲话,那花会长得比平常大。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四)灵魂与理智有关系--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与医学等都与灵魂有关系。有的病人向医师说:"我身体时常不对劲。"又如:"我感到失望!"这一类的话都带有理 智的成分。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灵魂(SOUL)与精神(MIND)是相等的。总之,移情作用、投射作用,这都不是身体所能操纵的。奥古斯丁说:"人不能安静的心,直到主进入才能 安静。"他这句名言,充分说明了灵魂与理智密切的关系。 (五)灵魂是整个人格--今日的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身体至上的文化。"新闻镜头大部分是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的男女。一九八六年出版的一本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ADIA BRILNNICA)全部共有三万页之多。关于"灵魂"一字在全书中所占的篇幅不到半页,比"头发"一字所占的篇幅还少。由此可见人对灵魂疏忽的程度。同时,也可 以推测人对人格修养方面的疏忽了。名画家所绘的画,音乐家所作的乐曲,是整个灵魂的表现。医生对病人,是从病人的整体来著想。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日好些精神 方面的病,都是破坏了人整个和谐而引起的。总之,灵魂不是支离破碎的。科学并不能满足人性的需要。有限的医学、生物学两方面的知识也无法解释人死后的问题。灵魂与身体 的关系,纵使心理学家也不能指示人一条正路。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鲍以德博士从美国近代心理学家的主流学派,个案研究,历史上著名神学家对灵魂的解说,哲学和医学的观点关于人类精神健康这一重要的课题,根据研究得到了结论,也认为不 可缺少的有下列三个纲领。 一、你的灵魂与神要维持正常的关系。 二、你死后仍然有将来存在。 三、你是被邀请可享有神国的利益。 这位美国灵魂研究学会(SOUL BESEARCH INSTITUTE)的心理学家所写的这本书,对今日沉迷声色而忽略灵魂的世人,无疑的,产生了暮鼓晨钟的作用! #全文原刊于《和谐之歌》,经作者同意后转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