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谈家庭教育:父母培养子女灵性"有法"

大师谈家庭教育:父母培养子女灵性「有法」
孩子的灵性培育,与父母同心祷告不可或缺。
"叫你的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衪,谨守衪的一切律例诫命"是一个信徒作为对主耶稣奉献的可行方法之一,教育子女敬虔爱主能加强家庭的和谐和团结。然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何实践?本文辑录各方大师级观点与各位敬虔父母分享。

善用良好交谈法则 潜移默化建立信仰

《基督化家庭如何教养儿女》中一书说:"父母要花时间与孩子相处,并以活出信心的生活作为榜样,与子女作信心的交流,从而加强他们的信仰。"值得一提,这里所说的交流并不是"各说其事",而是家人间彼此分享信仰、价值观和表达关怀,以及分享上帝的话语、赞美和感恩。

苏绯云博士在《基督徒与家庭灵修》中提到:"每天与子女一起读圣经,可让神透过祂自己的话,塑造改变他们的生命,顺服必然蒙福。"故此,父母必须好好善用这种与子女"信心交谈"的法则,从而把信仰和灵性的"根"种植在子女心中,让他们尽可能虔诚过活的同时,亦使家庭神圣化。

建立以祷告面对困难习惯 培育子女"信心"

挫折对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是无可避免的。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子女透过祈祷,寻求主的带领和藉衪的力量来战胜困难,从而建立出子女凡事祷告的习惯和对主的信心。

John Roberto在宗教教育中心通讯中的《家庭灵性教育》一文中表示:"祷告的生活是活在与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和旨意互相联系的世界之中的基本生活,是属灵和世俗的交叉点,通过祷告,上帝的教导和救赎工作显得人性化。"

此外,一个对主有信仰的家庭应该进行灵修生活或建立子女的灵修生活,通过信仰分享去克服挑战和考验,并藉著祷告与基督连成一体,把主的言语连行在心中。

借社会服务提升信仰眼界

金东昊牧师在《儿童基督教信仰基础》中提出:"父母总一直把子女看成年幼不懂事的孩子,即使知道信仰的"基础"对孩子非常重要,但却总认为这些内容『太硬又太难』,担心他们不明白,想等孩子长大后再教导他们。"其实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他们从小就有充分的能力学习这些内容,更重要的是,"信仰基础"最好是从孩提时代便开始学习,这有利增加他们的抗逆能力。及时培育他们的灵性和信仰,更有家庭的一致性,例如父母与子女在日常生活事务和家庭庆祝活动中有著相同的价值观和标准,从而有利萌生彼此的认同感以及对家庭的归属感,亦大大加强彼此间的心灵联系。

John Roberto《家庭灵性教育》一文又表示:"当家长和儿童/青少年一起参与服务活动时,他们会在行动中见识到家长的才能、信仰和价值标准。"如是者,一家大小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也增进了每位家庭成员的信仰成长或建立,并加强事奉主的心。

作为主的儿女,必须把衪的大爱奉献给所有人,而作为孩子的家长,更要建立子女的"灵性"并带领他们进入信仰之中,体验主的生活。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