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行自成立以来,11位行长全是"非富即贵"的美国人。这次发展中国家提名角逐下任行长一职,是世行历史上首次出现发展中国家挑战"美国世袭制"的现象。
从表面上看,发展中国家挑战世行行长的"美国世袭制",表明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逐渐增大。但实际上,如果从这三位候选人的背景看,下一任的世行掌门人,仍然具有浓厚的"美国精英"色彩。
实际上,这三位世行掌门候选人都是毕业美国的常春藤大学,或相近的私立大学。例如,巴西等国提名的奥坎波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南非等国提名的奥孔乔-伊韦拉是麻省理工学院地区经济发展博士。而奥巴马正式提名的金辰勇为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达特茅斯学院校长。
有许多教育专家认为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其实没有这么了不起,教育做得比他们好的大学多得是。从受教育的角度,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许多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常春藤几所小小的学院相比,并不逊色,但是这几所小小的学院,却是美国精英政治的基石,这几所小小的学院扮演著制造美国领袖人才的角色。
远的不说,光从近20年来的总统选举就可以看出,最终入主白宫的还是常春藤大学的毕业生,而随之而来的高官任命,都是常春藤大学的毕业生占大的比例,另外决定美国方向的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中,有八位是常春藤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以美国成千所大学的数量相比,区区几所小型大学的毕业生占据美国政坛要津,岂不令人深思。它说明要么这几所大学主要就扮演国家级领袖人才的孵化器的作用,要么美国的政坛其实是小圈子的精英政治的实质,尽管有普选,但只有经过常春藤的孵化器的人,才会有迈向权力高峰的机会。
而这次世行行长的提名更显示出美国这几所小型的私立大学,不但是美国领袖的培训机构,更显示出是世界领袖的培训机构,而这种趋势将会是由于"强者恒强"的规律而牢不可破,因此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何时能够到达切实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版图的"临界点",现在预测恐怕为时尚早。只有发展中国家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国际化人才起来冲击世行行长宝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版图才会真正在实质上改变。
*****
作者:朱易,《国际日报》总编辑,曾任教于中国中南大学;著有《活出不平凡——现代西方十大品格典范》(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国长春藤大学校长演讲集》(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教会发展大趋势》,《重回安提阿教会》,《从为奴之家到应许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