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调查是"联盟"于今年10月针对本港未成年中学生赌博行为专门进行的,他们向全港中学发出问卷,要求各中学于初中、高中及预科中各选一班进行填写,最后联盟共收回2115份有效问卷。其中,受访者者有54.4%为男生,45.6%为女生,年龄介于11至17岁之间。
调查显示:有4.2%受访者过去一年曾参与赌波,其中年纪最小为12岁,而每次下注最大金额为1万元。而这些参与赌波的未成年学生中,高达22.1%可被界定为病态赌徒,他们中有超过2成是亲自到马会投注站下注,1成半曾向人借钱参与赌波,这其中有近一半是直接向高利贷借钱。
"联盟"指出,虽然4.2%的参与赌波的比例与往年相当,但世界杯会令赌风加剧,调查显示仅考虑在明年世界杯期间下注的学生就高达12.9%,同时尚有另外 16.4% 表示未肯定不会参与博彩。也就是说,如不采取相关措施,世界杯将很可能令参与赌波学生人数激升到原来的3倍甚至更多。
同时,调查亦发现媒介的赌波资讯与赌波程度存在很大的关系。调查显示有近4成受访者认为报章体育版的资讯增强了其参与赌波的程度,而在那些过去1年赌波程度增大的受访者中有近7成表示报章体育版的资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鉴于世界杯可能导致未成年中学生赌风加剧,"联盟"召集人胡志伟牧师分别向与赌波问题关系密切的政府、马会和传媒呼吁:政府应在未来半年内针对青少年作出更多预防教育并提供戒赌服务。马会不应以任何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向青少年推广赌波及其他赌博。报章应将世界杯等资讯与赌波资料分开处理,电视评述员亦不应在旁述赛事时说出"我买某某队赢"之类的说话。
同时,胡牧师亦对马会在赌波问题上的态度表示失望。他说,马会虽然曾与"联盟"会面,但马会只将此视为公关手段,并没有社会良心去改变其企业式、商业化的营运手法,即只是将青少年看成推广"生意"的重要对象。
"监察赌风联盟"是由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明光社等众多基督教团体、教育团体及社福界团体共同发起的致力于赌博问题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