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心月曆 狠心解僱

過年前,太太收到一個從某大銀行寄來的座枱月曆,看後她說:「真厲害,封面竟然印有我的英文名字!」她立刻打開內頁,看後更覺這銀行厲害,因為每一個月份的插圖,都有運用該月特色物品砌成她的名字的圖案,在她生日的月份,插圖中的生日蛋糕也印有她的名字。雖然這銀行肯定有很多客戶都是同一英文名字,但收到印有自己名字的月曆的確窩心。 但我在十年前左右已開始對此銀行印象不太好,特別在近期過年前,不斷傳出此銀行在高盈利的情況仍大量裁員,我的一個親戚亦不能倖免:「阿俊,我被炒了。」「吓,你已做了很久了。」「十一年。」「發生甚麼事?」「甚麼錯事都沒有。請介紹工作給我。」其實,這個比較難,因為她在大銀行工作,大公司有一特性就是所做的工作會很專,工作範疇狹窄,若非返回其他銀行的同樣部門,她的經驗較難派上用場。 還記得,十多年前我到她們其中一間分行取消我所有的戶口,因取消時要填一份表格,其中會問到取消理由,我當時寫上「不道德,因為收取低存款人士服務費。」難道他們不記得以往他們業務在香港未擴展得那麼好時,她們推動很多有趣錢罌,期望我們連一元半塊都存入她們的銀行,令她們的分行遍佈各大小屋邨,但現在呢?她們嫌公公婆婆、學生的存款微薄,故很多屋邨的分行關閉,低存款要收費。我曾居住的彩虹邨住了很多公公婆婆和學生,銀行很快把分行關閉,連在附近坪石邨的分行也關閉,他們就這樣置以往很支持他們於不顧,留下來只是一部冰冷和公公婆婆不太懂得使用的提款機。 記得讀MBA時,有一位講師極度強調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企業應有回饋社會的道德責任,但似乎有些企業就是只顧著股東的利益,她們雖在裁員時有合理補償,但偏偏在過年前就讓小職員得悉遭解僱的噩號,連中國人最重視的年關都不能過。我亦是一個老闆,這的確是一個反面教材,試問若你是一個出色的員工,又怎會替這樣無情的公司賣命呢?前陣子,有機會和王維基先生一起接受訪問,他的回應對我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他說:「做生意要成功,第一是你能否找到一個很多人都要面對的問題,而你協助他們解決;第二是你是否願意給他們應得甚至是超額的待遇。」他有眼光和懂得留人,他的業務蒸蒸日上,盼更多的企業願意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願意顧及員工的身心需要。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