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帮助伤健人士融入社会与教会的福音事工牧者认为教会对伤健人士关注及牧养不足,鼓励教会继续努力,为伤健人士提供全人关怀。
联合国:对残障人士的限制必须被清除
潘基文秘书长在声明中指出,全球现有6亿5000多万人在生理、心理或感官上存在缺陷残障,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残疾人在发展中国家贫穷人口中的比例更高达20%。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残疾人在参与社区活动时面临偏见和歧视,他们本应享有的自由和权利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
人权高专皮莱就此在声明中强调,《残疾人权利公约》是帮助这一特殊群体自我维权、走出边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各国应该将相关准则纳入自己的国家法律和政策当中,以确保残疾人与其他社区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遇。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主席塔劳尼(Mohammed Al-Tarawneh)表示,相关对残障人士的限制和障碍必需立即被消除。
他呼吁各国承诺消除残疾人参与社会方面的障碍,并增强他们的能力,以此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惠及所有人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教会关怀伤健人士力度不足
"回声谷伤健福音协会"总干事邝伟衡牧师近日发表文章《从今日教会的使命和牧养看《国际残疾人日》的理解和力度》,他开宗明义指出,"教会对社会关怀从来没有卸责和逃避,但残疾人士能进入教会,仍是小数。"
他表示,自1997年港政府规定新建楼宇必须有无障碍通道之后,教会对无障碍通道的意识是加强,但为残疾人士提供全人关怀方面仍不足。
邝牧师言简语赅指出教会将使命停留于「主日」——「没有社区、只有堂会」、「没有参与、只有参加、「没有互动、只有付出」、「没有异象,只有理想」、「没有治疗,只有康复」。他鼓励教会要走出堂会,服侍社区;实践信徒皆祭司,让伤健人士「参与」而不是「参加」崇拜;注重互动,以谦卑的心彼此牧养;做主所作的,爱主所爱的,这就是「异象」。最后他指出「资源共用」和「联合牧养」是教会的新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