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忽冷忽热"、神学"缺席"

教会的政治参与再被讨论

在昨晚﹙11月28日﹚时代论坛举办的事代沙龙里,教牧及同工在谈论香港民主进程时,一直存在不同意思的政教分离问题再引起讨论。 会上柴湾浸信主主任朱耀明牧师、及教新总干事胡志伟牧师均以牧者身份参与不少社会和政治议题上的推动,他们都肯定教会在社会上应积极参与各方面的讨论,包括政治、经济、民生等。 教会对社会问题显得忽冷忽热 胡志伟牧师表示,在教新2004年所作的教会普查里,显示教会对社会的关怀已有明显提升,但他同时指出香港教会呈现一种情况:福音派或保守派难以无条件地参与所有社会议题。教会能在公共伦理问题如爱滋病、贫穷、反赌波等有积极参与,却难对狭义的政制问题上广泛讨论。他表示教会对政治议题带有防守性,却对某些问题如性倾向立法化显得过早激烈化—在议案未出即作出猛烈行动。 他以"忽冷忽热"形容教会对社会问题的现象。他认为教会要在两者中间取得平衡,如何不偏激地走向抗争式路线,探索如何会走出封闭内向的现况,实践普世关怀的大使命。 对于政治和社会的讨论所带来的教会冲突,他认为政治不是一切,教会可鼓励信徒有不同政治意见,但在教会里应保持主内合一,信徒间不可陷入势不两立的地步,否则会中了撒旦圈套。 神学在公共议题上"缺席" 朱耀明牧师表示,实践真理的道路是艰苦的,但他认为政治影响巿民的生活,作为基督徒的也应关心和参与。他又指出今天神学院的训练不足,他认为作为领导教会的传道人,应具备关心社会公义的素质。台下参与者亦指出,他曾听见有教会弟兄姊妹提出讨论贫穷问题时,在场神学生竟说认为没有需要,并称这问题在香港并不严重,反映了神学生眼光的短浅。 胡志伟牧师亦同意,并笑说这是神学院的"悲凉"。他表示在公共识题上神学院总是"缺席",显出神学教育"技术主义"的问题。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