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蕙文直指「減少自己就是神貧」即是貧窮不單是指生活上的圚乏,更重要是內心的貧窮。她引用亞奎拉的哥瑪西奧(Cromazio)解釋神貧的意思:「為了天主,在精神和意志上,捨棄俗世的財富,自動慷慨捐出自己財物的人才是有福的。」
她解釋,神貧不是物質上的貧窮,而是一顆貧窮的心,神貧是為了上主,對自己全然的漠視。
至於怎樣操練出一顆神貧的心?袁蕙文認為靜默禱告是操練內心的貧窮,「操練者不斷離棄自己,體味到自己一無所有、一無所依、和一無所是之時,我們心腸肺腑哀慟到一個地步只求主憐憫。」而靜默禱告是人要在親近主的過程上一層一層的離棄自己。
她亦引用希臘正教會一位神師所說:「當你誦念耶穌禱文時,必須拋棄自我,拋棄一切自執自利的念頭,祈禱必須是全然無我的。」因此,袁蕙文重申,在這種磨滅自我的進程上,信徒內心惟一的思念就是求主耶穌基督憐憫。而這是痛悔的時刻,主的憐憫臨到,信徒就會經歷奇異的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