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60人出席座談會。(圖:基督日報)
在香港、台灣、日本等生育率持續下降的地區,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養寵物,將「毛孩」視為家庭的一份子。然而到底動物是否有永生、能否上天堂、會否犯罪及是否需要救贖?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19日在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安素堂舉辦「寵物離世的神學及牧養反思」座談會,邀請不同宗派牧者分享見解,約60人出席,一些參加者攜同寵物參加。
聖公會池嘉邦牧師:寵物離世歸回創造主
聖公會諸聖座堂堂牧池嘉邦牧師酷愛寵物,除貓和狗外,他亦飼養了不少青蛙、蛇、守宮、鸚鵡、刺蝟。 他從創造神學角度,肯定寵物離世後將會上天堂。他指上帝所創造的「萬有」包含動物,而《歌羅西書》指出「萬有」皆與上帝和好;《啟示錄》更描繪「一切被造之物」都在永恆中頌讚神。故他認為動物離世後將歸回創造主,享有永生。
他說:「寵物與人相處時彼此間有愛與感情,我們不應只關注寵物能否上天堂,更應關注在地上以上帝的愛善待牠們。」
循道衞理林津牧師:動物沒靈魂亦沒永生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會長、本身飼養高加索犬的林津牧師則對「寵物是否有永生」持懷疑態度。他首先指出與人有根本區別——沒有靈性。根據創世記記載,唯獨人得到上帝所吹的氣息成為有靈的活人。從宗教現象來看,不論種族或階級,人類普遍有對上帝的探求。但相反,即使智商相當於八至十歲人類的聰明動物都不會表現出對神的探求。他反問:「你有沒有見過動物敬拜神?」
林津牧師指出,動物行為基於天性,無上帝觀念與犯罪意識,故不需救贖,亦無永生可言。然而,他亦提出神學疑問:若如啟示錄、以賽亞書經卷所記載,永恆中仍有動物存在,其形象以及與人類的關係將如何界定?他認為永恆中的萬物形象與關係將會轉化,再不是從屬於主人。「因此,我們應該更珍惜神所賜的禮物,盡心愛護在世的寵物。」林牧師說。
信義宗神學院何善斌博士:新天新地動物回歸神創造時的樣貌
信義宗神學院教授何善斌博士相信天堂存在動物,因為以賽亞書及創世記均描繪的新天新地是恢復創世時期伊甸園的狀態,其中有動物存在,如「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牠們。」(賽11:6)他相信在永恆中,動物將各從其類,回歸神創造時的樣貌,能夠自立生活,不再依賴人類餵飼,因此也不再是主人與寵物的關係。
教會辦寵物追思禮儀助主人釋懷
在牧養關懷方面,各牧者就如何透過告別禮儀安慰寵物主人提出具體建議。
池嘉邦牧師表示聖公會設有寵物追思禮儀。此儀式一方面讓主人緬懷寵物帶來的陪伴與喜樂,另一方面闡明離世是回歸創造主的懷抱,透過將來在天家重逢的應許,幫助信徒得著安慰。他補充:「喪禮其實是新生命開始的慶典,物質生命雖已結束,卻也意味著在新天地中生命將重新開始。」
對於動物離世所帶來的不捨之情,何善斌博士說:「這是能夠理解的,但應明白寵物已去了一個再無哭號和悲傷的地方,神讓牠回歸天性,在神與大自然中安享自在。」他鼓勵飼主將對離世寵物的愛延伸至關懷其他同類動物,以延續這份情感。
林津牧師則建議更多關注主人悲痛背後的原因,例如寵物離世是否觸發過往未化解的傷痛,並在此情況下提供適切的心靈支援。
座談會主持、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靈康堂堂主任陳橋森牧師總結時表示,寵物離世的神學與牧養課題複雜,是次座談會匯聚三大宗派牧者,分別闡述神學觀點及牧養經驗,帶來深度反思與精彩討論,並考慮未來或繼續舉辦相關議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