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婚主要原因:性格不合?
伯特利神學院院長及教牧輔導教授屈偉豪牧師博士的講題是「家庭危機的覺察與辨識」。他提到2019年之前離婚率為48%,到2022年已上升至58%,而疫情後更是飆升至超過60%。預計到2024年,單親家庭的數量將超過19000戶。數離婚的主要原因是性格不合。屈偉豪指出婚前輔導中即使被指出性格不合,一對準新人通常覺得這不是問題,但婚後這些問題往往會浮現出來。
試探亦是離婚的重要因素。在離婚個案中平均每天有16至20宗涉及試探的事件。「若婚姻只是一種形式,缺乏真誠的情感與熱情,便容易受到婚外情的誘惑。」屈偉豪指出婚姻形式化會將婚姻置於危機中,因為人類的本性會自然尋找替代品來應對焦慮,一旦心中的大門敞開,試探便會隨之而來,僅如當異性透過WhatsApp表達關心時容易讓人感到窩心,即容易令人陷入試探之中,基督徒也無法倖免。
屈偉豪強調信仰並不代表婚姻就能自動完善。婚姻需要用心經營,並且必須改進,因為沒有誰能替代自己的配偶。他警示道:「如果上帝不在我心中,婚姻便是我的地獄。」並叮囑夫妻們要謙卑自己,學習承擔責任,而非永遠將自己視為受害者。
他又提到父母婚姻的困難也會影響孩子,並可能形成世代相傳的模式:父母的離婚會增加孩子對婚姻的焦慮,令孩子未來也可能重蹈覆轍。屈偉豪最後呼籲,無論是依靠聖靈的醫治還是專業的幫助,人生都有許多選擇與可能性,期待每個家庭都能獲得療癒與更新。

維護家庭籲與主結連
在維護家庭方面,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林誠信說,女人被造成「男人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夫妻是至親密的關係。他批評現代社會人們隨意離婚,美名為「和平分手」,但實際上離婚家庭存在不少功能障礙。
林誠信又強調信仰對夫妻關係亟為重要:「夫妻必須與神恢復關係,常在主裡生活,就像枝子連於葡萄樹一樣。」他說:「與主結連不僅僅是頭腦上的知識,而是一種關係性的聯繫,這樣的關係能對家庭、婚姻及兩性之間的互動帶來很大的益處。」
林誠信告訴大家要遵循三個原則:神的話、神的靈和信靠神的愛,這會幫助我們遵循神的話語,也使基督的愛在我們家庭中流淌,讓基督成為我們家中的主。他建議要設立家庭祭壇,與孩子一起讀經、祈禱並背誦神的話。在港福堂,家庭信仰的傳承備受重視,教會中有四代同堂的家庭共同參加聖餐、聆聽講道。
他在輔導個案中看到,這樣的家庭氛圍能建立屬靈的家,影響下一代,甚至促使夫妻雙方的父母也信耶穌。他自己的兩個契仔契女自小受到他的影響,現在長大後也熱心追求神的話語。
教牧人員如何面對家庭危機
至於教牧人員面對家庭危機的問題時如何應對?屈偉豪院長會後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牧者遇到家庭問題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他們亦會尋求牧者輔導,因為只有牧者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處境。
他又提到神學生作為未來的牧者,伯特利神學院非常重視培養他們的靈性健康。每一個神學生都必須參加個人成長課程,在課程中處理他們原生家庭和成長過程,進行屬靈操練,並進行生命反省。這是神學院對學生培訓的重點之一。需要時,有些神學生會尋找自己教會宗派的輔導員來處理問題。
另一位講員林誠信牧師亦向本報回應此問題。他指出,教牧也是普通人,像信徒一樣,他們也要面對家庭的衝擊。「在港福堂的教牧團隊中,這不是一個明顯的問題。教牧來自不同的背景,有的已婚但沒有兒女,有的未婚等。但我們追求一種合一和互相守望的關懷,整個團隊猶如一個家庭。透過牧區進行分齡牧養,我們更多地了解和幫助牧者的需要,不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家庭上的,都會關顧。當中有組長跟進,彼此代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