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专基督徒团契联署:派钱三百亿未能解决社会问题

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FES)大专部、 香港专上学生福音团契以及香港七个大专院校的基督徒团契在4月12日发出了联合声明回应财政预算案,指出每人派6000元合共派钱300多亿的方案未能处理社会的深层性和结构性问题,促请政府应对社会的长远作具前瞻性且长远的政策规划蓝图。声明建议这三百亿可投放于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房屋和环保这几方面,去为香港作长远规划。 以下为联署声明全文:
基督徒回应财政预算案联署
我们是一班关怀香港的基督徒。 前言 当今年政府拥有七百多亿的财政盈余,除了退税,财政司司长还提出向年满十八岁的香港永久居民派发六千元,与市民大众同享香港的经济成果。面对这建议,我们希望财政司司长重新构想六千元加起来这三百多亿元对社会的效用,这六千元虽令市民受益,但无疑只能一解燃眉之急。然而我们要问这三百多亿在政府的眼中,可以怎样处理深层与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长远的需要﹖我们作为香港的公民,在此表达我们对这社会的远景。 我们的关注与信念: 我们相信上主对世界的管理与照料,世人乃受托之管理者,世人藉著参与社会事务活出上主的怜恤与公义。我们希望在社会中实践关怀邻舍,活出上主提醒世人关怀贫乏人、外邦人、孤寡与寄居的教诲,因我们并非只为自身与现在的利益而发声,我们希望为著社会中不同群体发声,从而学习在我们的社会中活出管理者的职责、善待邻舍、我们的下一代、与大地。 因著信仰的教诲,我们特别关注到当下香港的民生处境,尤其一般劳苦大众、基层市民的生活,我们看见近年香港贫富悬殊的情况愈来愈严重,加上百物腾贵、楼价、租金不断上升,这对市民(特别是基层市民)的生活压力只会百上加斤;而且面对人口老化,社会对医疗的负担将有更大的需要。 我们看见政府若从始以派钱方式来面对社会的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这实在并非良策,我们希望政府官员能具体地透过今次的财政预算案表达对香港长远的承担和承诺、与关注社会的需要。我们认为财政预算肩负著社会财富再分配,分担社会长远的需要的重任,因此我们希望政府应该对社会长远的需要,有一个果断、具前瞻性、且长远的政策规划蓝图,让市民知道,无论经济环境好与坏,政府都并非只是一味以派钱款待大众。 我们并不会唯唯诺诺,一味地向政府的政策说好,因我们参与在社会的事务时,按我们所抱持的信念,若我们能够建议这三百多亿元怎样运用,我们希望透过这份立场书,邀请社会各方人士与我们一同反省、一同为著不同社群的生活环境、及其需要而规划社会,真正回应市民生活所需。 我们的期盼与诉求: 我们希望政府投放这三百多亿的资源于以下两至三项,让市民看见政府对香港的长远规划与承担。 1. 教育 当把握现时出生率下降、学校收生不足的契机。请政府在中、小学大力推行小班教育,减低师生比例,让老师有更多时间照顾学生学习上的需要;同时由于学校推动融合教育,在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希望政府增加老师、社工、言语治疗师、辅导员等人手,符合与学生的比例,以满足学生在这教育模式的需要。 在大学教育方面,政府应大大增拨资源在科研的经费、与协助一些人文学科的学系,因为这才能够让大学生有较均衡的学习环境,并非只以学生的口味或市场的选取来决定科系的存亡。 2. 医疗 面对人口老化,市民对公营医疗机构庞大的需要,政府应一方面推动全民医疗保障,让市民在退休时有能力支付医疗开支,同时让政府长远为著人口老化部署。另外我们希望政府重新检定药物名册,让长期病患者、患严重疾病的市民不会因为无力支付高昂的药费、医疗费而无法接受适当的治疗。 面对公营医院医护人员流失问题严重,以致医护人员人手严重不足并工作压力深重,病者(尤其专科门诊)输候时间愈来愈长,但每次见面时间非常短,不少病者病情被耽误。我们希望政府增拨资源在培训医护学生,同时为现职医护人员,订立每周最高工时、著力挽留具经验的医护人员,同时为年青的医护人员提供专科培训,好为现在与将来市民的医疗需要作为准备。 3. 福利政策 为协助精神病康复者重返社区生活,我们促请政府重视精神科社康护理服务、增加精神科社康护士的人手。此外,在照顾(独居)长者、支援伤残人士及其家属方面,亦有增社康护士人手的必要。 我们希望政府协助单亲家庭、未住满七年的新来港人士自力更生,促请政府增加每个社区的托儿服务。 我们希望政府大力在地方、租金、营运成本上支援每个社区推动社区企业,以提供基层人士、不同的弱势社群可以透过社区企业,发挥他们的技能并投入社会,同时亦促进发展社区经济。 4. 房屋 现时香港社会面对楼市的炒风炽热,楼市的价格屡创新高,升斗市民往往穷一生为"楼奴",我们认为并非所有市民需要置业才能安居,但政府有能力与有责任稳定楼价、提供市民基本的住屋需求、让不同阶层的市民有均衡的机会租住与购买住宅。 我们认为政府的资源应投放在增建公屋、复建居屋上,以面对市民的需求,同时在市区重建计划之中,我们建议政府应提供土地,兴建一些(限价限呎)的楼宇,只让香港居民租住、购买,而并非只以价高者得的方式卖地,从而制造更多市区的"蚊型豪宅",因这间接将不同地区的楼价同步炒高。 5. 公共交通 今天香港市民的交通费可能占了生活总开支的大部分,我们希望政府一方面保障住在偏远地区的低收入市民,向他们提供交通津贴。在公共运输交通工具方面,我们期望政府回购东、西隧,或在短期内向市民提供使用隧道、巴士、地铁等资助。 6. 环保 我们希望政府应大力推动与津贴环保回收业、发展再生能源、城市绿化。香港推动环保回收业,正好切合减废的理念,但这行业需要在土地、运输、技术等方面有很多支援。我们期望政府考虑以回赠的方式,鼓励市民在家居进行废物分类;在每个社区增建大型公园,大力支助楼宇绿化计划,以减轻"热岛效应"。 结语: 表决财政预算案在即,我们身为基督徒,亦是香港的一份子,我们没有奢望凭一己之力为社会带来改革。我们愿意同心仰望上主,并在此呼吁社会各方,尤其是教会群体,我们希望与市民大众一同反省政府如何运用公帑,及政府处理社会长远需要的角色。我们希望政府有一个具前瞻性、且长远的政策规划蓝图,而并非以派钱($6000)来款待大众。 发起与联署者(排名不分先后): 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FES)大专部 香港专上学生福音团契 (ICCF) 香港浸会大学基督徒学生团契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学生福音团契 香港城市大学学生会学生基督徒团契 香港大学学生会基督徒团契 岭南大学基督徒团契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基督徒团契 香港树仁大学学生会基督徒团契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