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偉:摆脫工時的奴役 胡志偉 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上午9:15 一套有關韋柏霍斯 (William Wilberforce) 的影片《奇異恩典》正 在本港上映,值得信徒觀看,思想如何透過具體行動推翻不人道的奴隸販賣制度。 韋柏霍斯一生為立法廢除奴隸販賣而奮鬥,面對當時為數眾多奴隸交易的既得利益者,而政黨與販奴分子之間有著千絲萬薊漣Q益關係,韋柏霍斯要通過有關法案,根本是明知不可 為而為之。1807年,韋柏霍斯分別在上下議院取得勝利,而通過法案。經過18年的努力不懈,韋柏霍斯終於嚐到勝利的滋味。然而,奴隸自由的全面落實,要至1833年才能達成英 國本土及殖民地的奴隸自由。韋柏霍斯用了44年才能成功廢奴。 進入「知識型」社會,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生產模式的變革,工作形態與過往有所不同;不少企業均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強化其產品與服務的優勢,方能在全球化市場上立足 。著名工商管理大師杜拉克 (Peter Drucker) 稱這些專業工作者為「知識工人」,甚為貼切;新時代的「打工一族」,一方面售賣個人知識與技能予任職公司,另一方面,他 / 她們卻如「工廠工人」般忍受工時過長的奴役。「工作全部化」(Total Work) 正是我們面對的惡魔,我們要有韋柏霍斯般勇氣與其抗爭。 有調查反映,本港七成受訪僱員每週工時50小時以上,近四成行政人員工作時間較兩年長,港人工時為亞洲之冠。筆者不認為工時過長是社會的健康現象,有不少研究指出工 時過長影響身心健康、生產力下降、抑鬱或情緒困擾增多,這一切皆帶來經濟損失。「公益企業」與港大民意研究中心連續第二年進行「香港生活與工作平衡2007調查」,結果發 現僱員每周平均工時達49.2小時,超出合約所定的工時百分之六,甚至遠超國際勞工組織40小時標準,一萬元月薪以下基層超時工作尤為顯著。今年超時工作較去年更趨嚴重,六 成半人每周超時工作;這情況值得教會關注。 不少信徒正受工時長的奴役,影響個人靈性、性生活、社交、教養子女、睡眠與文化活動等。筆者看這正是現今奴役我們的不義制度。我們宣講的不是「愈忙愈好」的福音, 乃是使人享受安息的福音。恩典使我們心靈自由,可以「慢活」;毋須多勞多得。 筆者看「標準工時」只能適用於一成不變的工業社會,卻不能滿足全球化資訊社會的需求。要改善現今大部分港人工時過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要促進公眾更多討論「健康 工時」,建議不同行業制定本身的合理工時。社會與教會內,必有既得利益者反對「健康工時」;教會要倡導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本身也要減少聚會,讓更多信徒享受個人信 仰空間。我們不再作工作的奴隸,首先由減少工時做起 !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每週評論,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