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利是 一肚氣 編輯室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上午7:57 各位讀者,龍年快樂!新的一年,當然要祝大家事事順利。這個年雖然凍,但過得溫暖嗎?一家一起當然溫暖,我岳母家中就有三十多人一起吃開年飯,場面都算震撼。過年當然有很多開心的景象,特別是我的契仔第一年收利是,最開心的當然不是他,而是派利是給他的爺爺嫲嫲、公公婆婆,真的是笑到見牙不見眼。記得在我兒時,真的十分喜歡過新年,原因當然是有利是收,亦能見到很多很想見的親人,如我會熱切期待見到我十分喜歡的姑姐、亦記得每年初一去西環一親戚家拜年,他的樓下總有舞獅表演,我和一班表兄弟姊妹會一起跑落去觀看,一齊玩、一齊嬉笑。 現在過年,小朋友的心目中仍然期待逗利是實在無可厚非,但我們以往逗利是總是禮禮貌貌,說一些恭賀的說話,「婆婆祝你身體健康、龍馬精神……」派的高興;收到熱情。但今年到了幾個家庭,看到的情境都是派的一肚氣、收的變奉旨。話說到了其中一位朋友家,剛巧婆婆的小六年級孫仔來拜年,孫仔一入門口,對所有人視之如無物,招呼也不打就一屁股坐在梳化,隨即拿出他的IPhone4出來打機,他的媽媽吩咐他過去跟公公婆婆拜年,他不肯,媽媽便細聲罵他「你好去同公公婆婆拜年喇,你再唔過去我就收你部機,然後再打你!」這段說話重複了三次,結果,太了解自己媽媽的小六生當然不會害怕沒有行動的恐嚇,他全不理會繼續打機。另外兩個都是十分熟悉的情境,不外乎充滿著不願跟長輩打招呼的小朋友,每人手上有不同的遊戲機和智能手機,他們不懂溝通,只是每人忙著埋頭在自己的遊戲世界;另一些則是猶如啞巴的小朋友,父母叫她和長輩拜年,他們全不理會,最後的情境都算百年一遇,因為我經歷過三十九年的農曆新年皆未見過那個場景,他們十多位親戚,幾乎是排著隊輪流到小朋友跟前派利是給全場最低輩分的他們,他們也沒有說謝謝、沒有雙手接利是,祝賀說話當然欠奉。一些小朋友的媽媽只不斷在旁幫他們辯護「她不舒服呀!」所以這樣、所以那樣。有些朋友跟我說:「呂sir,點解現今的年青人個個講野都在喉嚨蒂發聲,除了頭兩個稱呼的字,其他都是講得唔清唔楚。」 這一年的拜年,我已見不到兒時小朋友興高采烈地跑來跑去、長輩坐著等小朋友大聲說很多祝賀說話才能取得利是的情況。當然我們最容易就是把問題歸咎於遊戲機的出現,但父母真的沒有責任嗎?今年開始不要做太多的辯護律師好嗎?當小朋友不叫人時,不要經常說:「他心情不好」、「他剛被我罵完」、「他不舒服」、「他很自我的」。下年過年,我們齊齊教育他們,「沒有禮貌、沒有祝福,同樣小朋友都不會獲得利是的祝福。」他們能否成長,靠大家了。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