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开始说到"透明国际"组织公布2010年全球清廉指数,评价全球170国家,新加坡、丹麦及新西兰排首,中国排170,美国因为去年金融丑闻而掉出十名之外。索马里连续两年被视为全球最不清廉的国家。
十多岁的青年人在商店偷窃后,招供说要在父亲节偷东西送给爸爸。虽然看似合理及有孝心,但似乎良心出问题。人的良心会发出错误讯号,只有跟耶稣基督建立恒长关系方可调整。"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人要扪心自问自己的爱是否清洁,良心是否无亏,信心是否无伪。
"心"—情感、心思、意志
耶稣基督讲"清心"与前面提到的"虚心"有所不同,虚心的"心"是指灵,但清心所提的是心脏。人生最大争战是内心,因此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话,因此正心很重要。箴言有"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果效是由心发出"、"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的话,而唯有主耶稣基督能保守心。
"心"亦包括情感、心思、意志。耶稣基督被卖的那一夜对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忧愁正是情感。耶稣对文士说"你们心里为甚么这样议论呢?"指的是看法心思。
"心"亦是罪恶的源头,耶利米书:"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主耶稣基督亦说:"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这都是污秽人的。"人犯罪时就被罪恶的网罗所缠。陈博士小学开始近视戴眼镜,现时戴渐进式老花镜。有人说魔鬼犯罪前给人缩小镜,将罪的后果缩小,令人认为罪微不足道无关痛痒;犯罪后则给人放大的镜将人的罪放大,令人对自己绝望不敢到神前。人需要清心到神面前。
![[讲道会之七] 陈耀鹏博士:God is Now Here!](/media/cache/img/1/93/19317sw_823w_486h_1x_1y.jpg)
"清心"更代表"内心的清洁","洁净"的原文亦正是"清心"的"清"字。陈博士提到主被卖的那一天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清心除指在外表及肉体上的干净,更代表内心的清洁。在提多书亦记载"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
清心的"清"亦指"在神面前被接纳"犹太律法上不少人被视为不洁净,意指在神的面前不被接纳的东西。陈博士提到不久前六合彩奖金累积到一亿,不少基督徒亦受诱惑想一起买。买六合想看来合法、合理、合情,被大部份接纳,甚至人内心也觉得可以接纳,但是否在神面前不一定是蒙接纳,亦不一定是存无亏的良心。
"清洁"亦表示"贞洁的态度"。有一个信徒担心贞洁会让他失去快乐,因此祷告:"主啊给我贞洁,但不要现在给我。"但陈牧师说祷告不是这样,应求"神啊,现在就给我们清洁、贞洁的生命。"
"清心"亦指美丽、神可以悦纳的、圣洁的,就如《启示录》记载天使身穿洁白的细麻衣,而耶路撒冷的城墙是精金的,精金亦与"清"有同一意思。
此外"清心"亦指有纯洁、专一的态度,雅各书提到"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专注耶稣基督提醒的"先求祂的国"。
"心怀二意"阻拦人"先求祂的国"
相反"专一"的敌人就是心怀二意,表里不一。英国有个皇帝受浸礼,当牧师举手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施浸时,但此皇帝举手右手坚持不浸下去,他说我仍未向一个仇人报仇,要留下右手施行报仇。神说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耶稣基督对马大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在社会上人习惯彼此猜测。陈牧师分享过去二十年在温哥华牧会。礼拜前后的十五分钟被视为关怀信徒的最好时机,因此他亦在那些时间到处关心会众。一次他去关心一位弟兄说:"某某弟兄,我很高兴见到你。"对方却回应说:"牧师,你说得真『行货』,这只是出于职业需要而已"此话令陈牧师反省自己的问候是否真的发自内心。
耶稣在登山宝训提醒:"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陈博士说此话令人感沮丧,因为人自觉不能像主一样谦卑、哀恸、温柔、清心。但虽然今生人永远不能达到耶稣基督的要求,但此等品格可在人生命中慢慢注入。凯伦凯勒在婴儿时成为又盲又聋的人,但她说:"我虽然眼看不见,但心里能看到,这比两眼健全但心灵盲眼好。"人的心越分心越无法看见,心越不分心、越单纯,就越能看到神的位格。人都有想去的地方、想见的东西,有的看到一生难忘,有的不外如是,但眼睛跟著神时人生命截然不同了。
什么是知足﹖腓力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不少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本土雇用超过万人,但公司总部却设在瑞士小镇或爱尔兰等地方,为的就是避税。知足对商人来说不是商业美德,不少商家鼓励人拥有更多。
但拥有更多不代表人会知足,但父显现给神时会得到满足,因为清心的人必得见神。摩西祷告神显出他的荣耀,大卫的心声:"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
信徒不渴想见到神
但今天教会里渴慕神想见到神的心不常在信徒身上看见。陈牧师认为原因有三方面。"会否我们享受现在舒适,忘记将来的荣耀呢﹖如果向往现世的金钱就不在意天堂的黄金阶;如只求生活如意,信仰就只是点缀而不是将来的盼望。"
著名盲人作曲家克罗斯比出生六周就因病失明,但他没怨天尤人。一次一位传道人语带同情地跟他说:"我认为神给你这么多恩赐,但没给你视力,这实在是遗憾。"但克罗斯比说:"如果出生时我能向神求一件事——我希望出生就是盲的,因为我返天家时第一个我能看到的就是我救主的面容。"
陈牧师有一位好姊妹患了癌症,医生告诉她时间不长,她没恐惧悲伤,更与牧师讨论如何安排身后事。她要求在自己的棺木里她右手中放一只叉子。她解释在聚餐时收拾桌子的人常说:留下你的叉子,因为还有甜品。她因而希望当别人看到她遗体手中的叉子时,会明白:更好的还会来,陈牧师说:"我们是否过份享受现在的舒适,不盼望将来的荣耀呢﹖"
第二,今天的信徒或过份重视世俗的地位,不重视人生的目的。陈牧师慨叹不少人今世积极地做妻子、丈夫、儿女、雇主、公民,尽世上的责任。一次陈博士与家人逛街,看到一件T恤上写著一句他虽不能完全同意,但觉得有意思的话:"你若想一小时高兴,吃一顿午餐;想开心一天,去钩鱼;如想开心一个月,就结婚,如果想开心一年,希望你得到一份遗产。如果你想一生快乐,你就去服侍人群吧。"。
追求快乐不应是基督徒的人生。耶稣教人"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然后是"爱人如己"。不是重视世俗的地位忘记人生的目的,更不单重视十字架的功效而忘记救主的美善、要恩赐不要恩主。陈博士说:"十字架的救恩最重要不是让人离开罪,可以进入天堂,乃是让我们不断在神里面不断认识,认识他的心肠。"
陈博士又详细解释"必得见神"的意思﹖首先,人可以在神的创造上看到神。耶稣在麻雀看到神保佑、在百合花里看到神的仁慈,看到神的话语像农夫撒种,在阳光雨水亦看到神的恩典。一位商人和一位诗人两人一起看日出,当看到灿烂夺目的大阳升起时,商人说:太阳像一大块黄金,但诗人却说:"我看到神的荣耀,像天千万使高唱:『圣哉、圣哉、圣哉!』"正如诗篇里说的:"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人不单可在宇宙看到神,在世事变幻亦看到神。诗46篇诗人似处在动荡中,但从中看到神:"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另一节:"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历史中不是一连串的偶发事件。以斯帖记整卷没有提过"神"一字,但在全卷中都能看到神在工作。末底改偶然听到刺杀王的计谋、王偶然失眠、又偶然读历史、又偶然看到末底改救过他,当他想如何赏赐他时,正好哈曼走过,当哈曼向以斯帖求情时又偶然在那一刻被王看到,以为他调戏以斯帖……陈牧师说:"世事没偶然,都有神的工作。"
在2009年戴绍曾牧师的安息礼拜中,陈博士最难忘的是一对医生夫妇的分享。在戴牧师离世前一周她问:"过去五十年的事奉中哪一段时间、事奉令你最兴奋呢﹖"戴牧师没有说自己成为台湾两间神学院的院长,亦没有提及自己在新加坡担任海外基督使团的总干事,亦没提自己创办国际专业服务机构或在四川被选为模范巿民的丰功伟绩。他只说:"当我看到神在工作时,我的心就兴奋了。"
人在生活环境中亦能看到神。人生很多事我们不明白,甚至问:"神啊,你在哪里﹖"一位无神论者写:"God is nowhere",基督徒过来,将nowhere变成"now here"。陈博士说:"我们是否觉得神在我们当中,还是离我们远呢﹖在人生变幻中是否看到神﹖"
一位神学生在毕业礼上见证自己在神学院三年学习中学到三个功课。第一年他在神学院的义务的事奉工作中学习到事奉要甘心去作。第二年他学到不单甘心去作,更学到打扫时就打扫干净,洗手间要洗得亮丽,搬擡时心里不要嘀嘀咕咕。第三他在忙碌的读书及教会服侍生活中学习到事奉不单要「甘心」、「忠心」,更要」放心」。
十二个门徒派饼给五千人,非常疲倦。原本以为派完后可以休息,但耶稣催迫他们上船,到上船耶稣却不见了。夜里四更天他们因风不顺,摇橹甚苦,正辛苦之间耶稣在海上走过来,对害怕惊惶的门徒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遵行耶稣基督旨意时感到甚苦,不知耶稣在哪里时,耶稣实在祷告。"陈牧师说:"我们是否愿意做清心的人﹖清心的人可以见到神。清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见到神的工作、神的施恩。" 相关新闻 [讲道会之六] 陈耀鹏博士:怜悯导向 恤性体谅 [讲道会之五] 陈耀鹏博士:饥渴灵粮 慕义理想 [讲道会之四] 陈耀鹏博士:温文尔雅 柔抗文化 [讲道会之三] 陈耀鹏博士:哀恸的人有福 [讲道会之二] 陈博士讲解"虚心的人有福了"真义 [讲道会之一] 陈耀鹏—八种心志、福随而至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