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僱員最不快樂 抗逆力比上一代弱

80後僱員最不快樂 抗逆力比上一代弱
服務處僱員發展服務高級經理張瑜及首席顧問謝可儀(左一、二)於台上發布調查研究結果。八十後青年僱員阿榮分享他對工作的期望,以及職前教育導師鄭麗嫦分享其遇到之八十後青年的工作特性。(圖:基督教服務處)
80後青年一連串反高鐵、衝擊中聯辦的社會行動,讓不少人開始關注80後青年的想法及其面對的處境,日前一調查結果顯示,80後青年僱員的希望感及快樂指數,低於X時代(29-44歲)以及嬰兒潮世代(45-63歲)。調查機構建議從「Y角度管理」,為80後的Y時代建立「師傅制」,X時代作導師,互補長短。

基督教服務處於上年9至11月期間,以網上問卷及調查形式訪問了402位在職僱員,在希望感的評分中,嬰兒潮世代受訪者評分最高,80後評分最低,而80後的「策略感」及「意志力」亦較年長兩代爲低,無策略但具意志力的近四成,顯示80後即使有意志力,但仍需要學習及獲得更多的途徑及解決方法,從而以正面及具希望感的態度面對人生的各項挑戰。

調查還顯示,80後的快樂感平均分不但較X世代及嬰兒潮世代為低,並且低於平均分。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僱員發展服務富達盟信顧問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張瑜回應,背後原因很多,包括正值經濟低迷時期入職,身處不利的事業環境、學歷貶值、工時長、工作生活不平衡、薪低、晉升機會不及較年長者等。她指出,若不適時處理員工的負面情緒及不滿,可能引發轉工潮及積聚他們對社會更多的不滿。

調查更顯示在僱員的抑鬱狀況方面,近7成受訪者表示良好,然而超過兩成半受訪者的抑鬱狀況已出現「輕微抑鬱徵狀」,近一成的80後受訪者的抑鬱狀況已出現「中度或嚴重的抑鬱徵狀」,為各世代中最高。 張瑜分析,80後顧員的抑鬱情況顯示情況已變得刻不容緩,政府、僱主實急需纾緩各世代,尤其是Y世代的焦慮狀況,並加強年輕一代的抗逆力,以免其精神狀況更趨惡化。

針對以上的調查結果,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建議,僱主可以為員工開拓快樂工作間,透過彈性工作、教練式管理、鼓勵創意、增加晉升或內部調職等等途徑,去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及精神健康。亦建議針對Y世代「無法有意志力」的特性,建設積極建立「師傅制」,特別以嬰兒潮世代的員工(45歲以上)擔任導師。雖然X世代員工尚可承接嬰兒潮世代的舊方法行事,他們仍需不斷更新其新科技知識的方法,以便與Y世代互補長短。

機構還建議提升上司及早識別精神病徵狀及精神健康急救能力,又可透過持續的強心健體活動,提升員工的心理質素及促進精神健康。而針對外界對Y世代的評價多傾向負面,應加強跨世代互相欣賞的風氣。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