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会三]李健长老:谦卑—喜乐的秘诀

[讲道会三]李健长老:谦卑—喜乐的秘诀
今天港九培灵研经会早堂研经会上,李健长老跟大家谈一个重要的课题——"健全人格的特征 -喜乐",经文是《腓立比书》第二章第一至十一节。

李长老说,人们通常会把重点在六至十一节上,定义了什么是喜乐。但李长老指出重点其实是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教他们如何过教会的生活。若拿走了六至十一节,对整个书信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这段是插入去的。插进去的不是坏事,而是圣灵做了奇妙的工作,这经文中说明了真正的喜乐。 讲道会的主题是以基督为中心的生活,其实是要强调"生命"。因为基督就是生命,我们就是去学习基督的生命。但如何显出我们有基督的生命呢?就是要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用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基督徒要有美好的人际关系,别人才能知道你是基督徒。李长老这几天在香港观察人们面上的表情,看到面上有喜乐的人不多,"如果心中十分喜乐的话,面上有可能会没有喜乐吗?这不是十分奇妙的事情吗?" 似基督教徒,但不是基督徒

我们不单知道基督是生命,更是生活。今天基督信仰最大错误,就把我们以为基督教是辨别是非的宗教。李长老一连串问了多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做的?你有读圣经吗?你是好的基督徒。没有读圣经吗?这是不对的。你有好好祈祷吗?你是好的基督徒。你没有好好祈祷?你不是好的基督徒。有没有十一奉献?没有十一奉献的话,要如何去见牧师呢?然后我们会问牧师,是交税以前的十分一?还是交税以后的十分一?…….我们会觉得传福音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不传的话会羞耻。也许有人会问,是一次得救,还是永远得救呢?"其实我们有很多神学要去讨论,有更多奇奇怪怪的事在教会发生,但这些都不是基督教的中心。 基督徒常常要证明给别人看什么是对错,要告诉别人"你错了",会互相判评。"我们今天把基督教当成了分辨是非的信仰,其实并不是——是死与活的信仰。我们是死还是活的呢?我们分不清什么是死与活才会去谈论是与非。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生与死,我们就不会理会是与非了。" 神对亚当说,园中所有果子都可以吃,除了这一颗果子不能吃。亚当吃了,但他死了吗?但神说,亚当吃了就就必定死。然而,死就是不通,活就是通。跟神通就是活,与人通就活的,与神不通就是死,与人不通就是死。亚当吃完果子后,就是死了,因为他跟神没有通。耶和华问亚当:"你在哪里?"其实神知道亚当在哪里,只想亚当认错,但亚当却逃跑了又躲起来了。亚当知道自己跟神不通,他从没有对神道歉,离开了伊甸园。后来神又问:"是谁吃了果子?"亚当立即否认,并指控夏娃,将罪都推到她身上。最后审判的时候,亚当受更重的审判。因为神是将夏娃交给亚当,亚当没有好好看管,错就在他身上了。亚当与神不通,与人又不通,其实亚当只要肯认错,神还是会原谅的。但亚当错了,又没有认错。他还是与神不通,他与人也没有通,他只跟自己通。 神从没有说不穿衣服的是羞耻,但亚当就为自己穿上衣服才不觉羞耻,从跟自己的意思,他从此离开了神就死了。我们的信仰是死和活的信仰。李长老:"你们是生的,还是死的呢?我不关心。我只关心的,就是我自己。我与神通吗?为何我祈祷,祂都不回应我呢?我与人通吗?如果我与神通的话,为何我读经不明白?如果我与人通的话,为何我与我的太太合不来?…..."为何我想的都没行出来呢?似乎只有死了的人才是这样的。因为活人可以控制的。 今天基督教走到了错误的位置里,变成了基督教徒,我们的信仰是死与活的信仰我们似是教会的人,似基督教徒,但不是基督徒,我们不是像基督的人。本来基督教有基督的生活,这是没问题的,但我们出了问题。 很多人以为喜乐是只有外表的,其实喜乐是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感觉。很多基督徒都知道这段经文,还会背诵的,因这是非常丰富的经文。第六至十一节只是说了什么的喜乐,是有名的基督论,但保罗没有把经文当成真理来说,而是当作例子来说。他在说,一个人该与人怎样相处。他举例耶稣如何与父神交往,好叫我们与别人可以交往。因为耶稣与上帝有好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喜乐。 真正满足的喜乐是来自人内在(性格或态度中)的谦卑

中国有一首诗指出了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圣经告诉我们,很多喜乐是短浅的,是表面的。久旱逢甘霖,当然是好事,但雨要下得刚刚好。甘霖太多也不会好。七月北京下了一场雨,道路都变了河流,要每年都要下才叫好。他乡遇故知,李长老在香港碰到数个好朋友,因为这几天非常的孤单,他乡遇故知真的很令人开心。但好的朋友一定会维持吗?年青人不知人会变的。年老的人才知道人会变。愈年老的人愈知道人会变。保险公司什么都保,就是不保晚节。人会变,朋友也会变。 洞房花烛夜,的确是令人很开心,但几年之后就不会是这样了。有个弟兄去找李长老,请他去劝外公跟外婆不要离婚。他们一个八十几岁,一个九十几岁,因为他的外婆跟外公说:"孩子孙子都长大了,有家庭有事业了,人生都差不多完了,但也让我过数年自由的日子,跟你一起已经很累了。" 李长老在二十六岁时已在大学教书,教的是女校,他四年里教了三千名的女学生。他告诉女学生,如果你恨一个男人,恨他恨到不知怎办,不知如何报复他的话,就嫁给他。这是叫他求生不能,求死不能。李长老自言中国大陆的情况他不太了解,但台湾和香港的情况却是十分熟悉。人们努力考试,考进好学校,之后再考进好学校,之后找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后,就更努力想加薪,然后再努力的工作求加薪。他说:"真是难怪香港人不会笑。" 李长老总结,这些高兴是真的,但是短暂的。圣经的喜乐的,是永远的,是从内心出来的,是生命中流露出来的。耶稣有一句说话:"从腹中流出活水来。"耶稣与神是同等的,但耶稣让步一下,去到世间被钉十字架上。耶稣显出来的就是谦卑。有人说谦卑会让人感到委屈,怎么会喜乐呢?这就是为何这么多基督徒享受不到喜乐。因为很多基督徒不了解第五章"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 谦卑是与耶稣的态度一样 (腓二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腓立比书》第一至二节谈到人与人的问题,保罗用耶稣作比喻,说出第一至四节的状况要如何才发生呢,就是应有耶稣对神的态度一样。耶稣对神的态度就是我们对人的态度。不是耶稣有包容的心,耶稣有爱,这些是耶稣原本有的。这里说的是,我们应该效法耶稣的态度,对神的谦卑。人与人之间有喜乐,就是谦卑。对所有事情都有谦卑的事,就有喜乐。不过谦卑对我们来说很困难,因为撒但希望我们不要谦卑,因为一谦卑就像耶稣。撒但希望我们骄傲,因为一骄傲就像撒旦了。 谦卑最好的榜样就是耶稣基督,没人比祂更谦卑了。主耶稣有没有让人觉得祂喜乐呢?似乎让人很难想起。有一次,耶稣差派七十个门徒出去,并给他们恩赐,他们工作完就喜喜乐乐的回来告诉耶稣:"我们以祢的名,连鬼都服了我们。"如果鬼服了我们,我们会喜乐吗?耶稣回应他们说:"不要因为我的名,鬼服了而喜乐,而要因为你们的名被记在天上而高兴。"如果发现你的名被记在天上,就会在腹中流出活水江河般的喜乐。如果身处的环境很恶劣,不要不喜乐,因为要为你的名被记在天上而喜乐。 有一位很好的弟兄去找李长老问:"什么是信耶稣得永生﹖"他就回答:"信耶稣得永生就是——无限的神住在有限的人里面。"他举起一个杯子,就说:"这是一个有限的杯子,水我喝光了,就没了。如果有无限的水,去充满一个有限的人。你觉得无限的神会住进来吗?感谢主。我不配,信耶稣得永生就是——无限的神住在有限的人里面,所以这叫恩典。有限的人就变成无限了,你说不感动吗?"那天在谈话的咖啡厅里刚好坐了一个平信徒,他听见李长老的解释后,就说:李长老将他之前所学习的神学都说通了。那位弟兄的说话令李长老感动流泪,在往后的好多天里面李长老都感到无限喜乐——因为无限的神住在我里面。这就是无限的满足和喜乐。 为何谦卑会带来喜乐?(腓二6-11)

一 因谦卑能使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软弱、有罪)腓二8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有一个丈夫一直觉得太太对他很好,有一天他约太太外出吃饭,向她送上一个小盒子并说:"很感谢你这些年来的照顾和爱护。"怎料,太太很生气地说:"我只值这么小的钻石吗?"有时候自己觉得被小看的时候,谦卑使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 二 因谦卑能使我们认识自己的地位 腓二6-7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人们很喜欢到大自然去旅行,看见伟大创造物的时候,感到很高兴,因为自觉很渺小,让我们回到上帝创造我们的样式。有一次,李长老到阿根廷讲道,星期一至四都没什么事做,就被邀去看南美州的冰河。他去到的时候,那里的冰河极壮观,比起他之前在加拿大看过的更壮观。原来南美是全世界第三大的冰帽。他初初到达的时候都不以为然,他看见河水由蓝变绿,由小冰块到大冰块,再到爬冰山,他更发现上帝何等伟大。 李长老一直很喜欢古堡,他常想,如果有一天他能住在古堡里,他必定在古堡最高处的窗口向下俯瞰。有一次他在苏格兰讲道,真的有机会住在古堡里,他兴奋得立刻跑到古堡最高一层向下看。那古堡已有六百年历史了,那里的楼梯很大,他一路走一面想:拥有这个古堡的人真伟大。这时他仿佛听见古堡说:"谁拥有过我呢?拥有过我的人的死了。他们只不过是住在我里面。" 三 因谦卑能拔擢我们到神面前,享受与神同在 腓二9-11

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 神。

圣经说"尊荣以前必有谦卑"。耶稣基督被提到父的面前,神赐给祂超乎万有之地。今天我们不谦卑,是没办法享受神的同在的。有听过,有钱人为何会有钱呢,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钱不够,就会去找钱来了。一个人高学问的人为何会有高学问呢?就是觉得自己学问不够。那神与谁同在呢?谁常感到与神不在一起的,神就与他同在了。 有一个弟兄随著李长老去欧洲讲道他是很有钱的人,拥有一百亿美金。与他同行的时候,李长老发现这弟兄很节俭,节省到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这位弟兄拥有一百亿美金身家,却选择乘搭经济客位而不要坐商务客位。当李长老问究竟事,他回答:"这都是同一班飞机啊!"又有一次,这位弟兄到台湾找李长老吃饭,他一个人吃饭才吃了一百多元港币,但他不肯付现金,去追问柜台的服务员有哪张信用卡有打折。最后他得到了五个巴仙的折扣,即是六元港币,他为此感到很高兴。 祷告

李长老反思,难怪神不与我们同在呢!如果我们爱慕神与这个弟兄爱钱一样,我们早就与神同在了。我们看神比什么更重要呢?神要与我们同在,需要我们的渴慕。他最后带领大家一同祈祷:"亲爱的主,求祢与我们同在,给我们渴慕的心,给我们谦卑的心,让我们谦卑像耶稣一样。奉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