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Sir:失败只是一个提醒

最后一届中学会考在上周四放榜,由一九四六年第一届会考至今,已经经历了66个寒暑,今年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不知有多少学生为此流泪、为此欢呼,会考肯定是其中一个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不只是学生及家长,纵然对一众老板而言,会考都是一个认受性极高的招聘标准。记得由我见第一份工厂杂工,到写字楼文员,到中学教师,每每到达见工地点时,秘书或接待员第一件事都是问:"有没有带会考证书?"会考的凭证好像比身份证更重要,因为不知从何时开始,会考的分数好像已经成为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标志著你的前路、你能够读哪间学校、你将来可以找到哪样的工作等等,甚至乎我听过一位大学同学与当时男朋友分手的理由竟然是:"男朋友会考英文不合格。"那一刻在大学饭堂的一众同学都忍不住大笑及回应:"你是请人还是找男朋友呀?" 会考与我的成长已的确不能分割,由二零零一年八月某报章报导我由会考0分到大学一级荣誉毕业后,我好像变了会考零分的代言人。代言到一个地步,在互联网或有些人当面对我说:"年年都找你,没有第二个成功的例子吗?"或者有会考低分的人说:"吕sir,你就得啰,我就肯定没有这么大的进步了。"庆幸劳工署青年就业起点早年与我一起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十多位人士都在会考只考获0分至4分,在他们不断奋斗后,有些由0分到了博士毕业、有些由2分变了酒店大厨。就是见到那么多成功的例子,我决定成立了"关爱零分同盟"这慈善团体,希望帮助及鼓励更多会考成绩低分的人走出低谷,满以为很多人会支持我这个组织,殊不知无论是筹款或是招募义工都遇到很多困难,有些人直接跟我说:"吕sir,为甚么我要支持零分的人呢?他们自己不珍惜读书的机会才有这样的收场。我就算要支持,都支持那些身患危疾的人啦。" 各位过往会考低分的读者,你听到这番话有甚么感觉呢?请把这些说话变成推动力,纵使别人觉得我们不值得帮,或者我们曾经真的不值得别人的关顾,或者我们曾经真的不珍惜学习机会,虽然下年开始已经再没有会考0分,但并不代表新学制没有失败者,请大家不要自暴自弃,一次的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失败只是一个提醒,提醒你好好把握未来的机会与时光。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