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先,经历困苦 胡志偉牧師 2007年3月31日星期六 上午5:55 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大部分时间是沉默不语,可看为以无言面对苦难。四福音作者只找到七句话,称 之为十架七言,也是教会于受难日聚会的信息中常用。耶稣的无言,正表达著祂正在痛苦之中,甚至不能以言语解说其承受之痛苦。解放神学工作者波夫 (Leonardo Boff) 于 Passion of Christ, Passion of the World 认为耶稣亲身为世上所有苦难者承受著极度非常的痛苦,祂的受苦正是对否定生命的十字架进行否定,从而为世人带来复活的盼望。 本信徒对受苦与复活体验甚少,不少人选择享受长假期而出门外游,根本不会腾出空间静思基督的十架事迹!我们不单思考耶稣的苦难,并要在其中有所参与,正是我们可经历基 督受苦与复活的历程。香港基督徒不曾死去,又如何经历复活大能 ? 笔者看部分基督徒信仰之贫乏,有时是因著只有空洞的理性认信,却缺乏具体的参与行动。我们肯定"因信称义"的真理,不是靠善行得救;但我们不够重视的是活出信仰,透过 具体信心行动,表明我们的而且确跟随耶稣。"教会关怀贫穷网络"于今年受难日主办"禁食马拉松,祷告为贫童"24小时扶贫聚会,就是一个机会,让基督徒透过户外露宿与禁 食,学效基督受苦榜样,体验贫穷之感受,并同心代祷与奉献,扶助下一代贫童早日脱贫。对那些未能赴会的,也可选择禁食其中一嚏A并奉献支持扶贫事工。当然,基督徒也可透 过其它参与,如探病、探监、探望独居长者或有需要人士,与受苦之人同在过程中,经验耶稣的受苦与复活。也许教会下年安排受难日聚会,不一定安舒地在室内默想耶稣的苦难 ,而是更真实地走进受苦之人当中,这样才有更深刻的信仰反省。 我们学效基督对世间苦难无言,不是表明对不义默许,乃是在无言中亲身感受无能者的痛苦,再进而亲耳聆听困苦者的哀求。钉在十架的耶稣一方面转移本身能力至受害者,另一 方面耶稣暴露一切侵犯背后的邪恶。最后,耶稣以祂的十架临在转化压迫的势力。惟有先经历苦难之路,复活的盼望才来得更真实! 转载自香港教会网站每周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