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佈道事工的再思 (二)

本港大多堂會在推動佈道事工方面,已做得不錯;而各類型的福音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 從佈道的果效看,就粗淺的觀察,再比較《2004年香港教會普查》有關數據,筆者認為我們的佈道策略存在不少問題。

佈道事工的再思 (一)

本港教會一向注重福音活動,然而就佈道事工的成效、或福音與文化之間關係、或有關事 工的神學反省卻甚少 ! 筆者看此現象極不健康,因為教會只忙於「傳福音」活動或事工,卻不思考「福音」是甚麼;長期下去,信徒對福音的理解只會停留於膚淺的層面。

「輔助生育」的倫理思考

本港近年來面對低生育率的問題,政府及民間均正視人口下降,可能對本港長遠發展 的負面影響。都市人因著沉重工作壓力,缺乏運動,再加上飲食失衡,導致夫婦較以往面對懷孕的障礙。

教會存在非為本身

華人教會領袖一向重視「地方堂會」(local church),然而就整全教會觀,作神學反省的,近 年來是越來越少。

復活之先,經歷困苦

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大部分時間是沈默不語,可看為以無言面對苦難。四福音作者只找到七 句話,稱之為十架七言,也是教會於受難日聚會的信息中常用。

以公義思考財政預算案

以公義思考財政預算案

一向以來,華人教會甚少以「公義」(或「正義」) 原則,思考社會課題,美國主流教會 牧者Dr. James A. Forbes,提出十項準則,當然你不一定同意每點,但至少可作為思考問題背後的框架。筆者節譯部分,並以此原則檢視財政預算案,以供參考。

宣講公義

自由派的偏差是以「以愛行義」取代了教會一直持守的「因信稱義」;然而福音派對福音的理解不足, 造成了只講廉價恩典,卻不明白公義原是福音不可分割的部分。

女性領導

美國哈佛大學選出59歲的歷史學者佛斯特(Drew Gilpin Faust)為第28屆校長,是1636年建校以來首 名女校長。佛斯特在記者會上一番說話,表明其領導的自信:「我不是哈佛大學的女校長,我乃是哈佛大學的校長。」

《奇異恩典》與約翰紐頓

《奇異恩典》與約翰紐頓

今年不單是馬禮遜來華二百年,也是記念紐頓逝世二百周年,更是英國國會通過禁運奴 隸法案二百周年。一套有關威伯福斯 (William Wilberforce)的影片《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 即將在全球上映,其中提及的是約翰紐頓與威伯福斯之間關係。

豬年論豬

豬年論豬

中國是全球飼養豬隻最多屠宰的地區,佔整體數量之一半;華人文化普遍視豬為飼養作食用的家畜,而 不是供玩賞的寵物。迎向「豬年」,我們大多看豬為吉祥之物,甚至認為「豬年」宜嫁娶、利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