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醫在會上發言時表示,青年事務委員會曾作出「公民參與與社區網絡調查」,結果發現青年人無論是任何年紀,社會資本指數均為偏低。
蔡醫指出缺乏社會資本,包括自尊、自信、社交能力、社會信任、社區網絡、家庭網絡等是青年人失業的根本主因。而政府及社會服務機構不願在培育社會資本上投放財力和人力,往往只著重為青年人提供就業培訓,或展翅計劃等,都是不足以解決就業問題的。
基督教是powerful的社區網絡
蔡醫又指出香港的教會超過1,200間、福音機構300多間、社會福利機構、學校等多為教會背景,加上成功的基督徒商界人士等,這些加起來就是很強大的社區網絡。只是如今他們都不連接﹙disconnected﹚,因此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他又指出如今已有不少學校、教會關懷低下階層人士需要,為他們提供服務及就業機會,以紓解失業問題。他肯定這些機構的貢獻,然而他更希望教會、學校、工商界不要「各自各精彩」,應坐在一起聯成強力的網絡,幫助社會低層人士解決失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