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愛能化解仇恨
梁:當前中國社會有一個危機,就是貧窮的人裏面有一種仇恨,他覺得自己被壓在下面,將來有一天翻身,看我拿到高學位,將來有錢有權的時候老子就要報仇。這個仇恨要化解一定要通過愛,在他困難的時候你去愛他,他會記住,以後也會去愛其他人。但是階層社會沒有這個尊重和愛的時候,這個仇恨會上來。
真的愛要從謙卑開始,我覺得比別人高的時候,很難愛人。我覺得與他平等的時候,而且我更願意在他下面服侍他,這就是基督了。耶穌基督不僅與你平等,他還願意比你低服侍你。我們社會地位可能比很多人高,但是我們不但願意看他們爲平等,而且謙卑到最下的地位。基督降爲奴僕的形象,一直站在最低,降低到願意死在十字架上。願意降低、願意受苦,願意犧牲自己承擔他人的苦難,這一點是無條件愛的基礎。
中國文化需要吸收這種無條件愛的精神,才能把儒家的價值重新的發揮出來。要承認自己有罪、要謙卑、要更低服侍人的關鍵是,要承認有超過人類的上帝。最後的真理是絕對的,是超過人的,人不能等同的。人可以有上帝賦予的最崇高的價值和地位。人可以與萬有的能力同為一體,可以學會去體會我與萬物的統一。
儒家追求通過修煉可以通萬物的創造性。基督教也可以說人是上帝創造,人應該可以看到萬物與人有關係,人能夠體會萬物是美好的。就如聖法蘭西斯(聖芳濟各)他看到太陽說是太陽哥哥,稱月亮是月亮姐姐,看到石頭、動物他就想到上帝創造我們的時候也創造了他們,他們是我們的弟兄姐妹,大自然多美好。這樣體會很美麗,生命擴很大,但是不論多大,不會自我無限化,因爲你還不是上帝。
承認有超越的上帝,人有崇高的價值,但不能自我無限化。人是有無限的價值,但是在有限的條件裏面去無條件的服侍和愛,這樣才是最好的配合。就好像我們看到萬物,可以去愛,那一刻可以包容天地萬物,但是我不等於天地萬物無盡的上帝,以無限的愛去服侍人。我還是在有限的身體裏面,我有條件的限制,還同時可以學會無條件地付出自己去服侍人,以有限的生命來無限地愛人,有限裏面表達無限能力。這樣生命變得很美好,這也是基督教給我們的學習。
*梁燕城博士常常在國内大學講學,親力親為探訪中國貧民,支持貧民孩子接受教育,他更就中國的問題不時向中央提出建議。他認爲中國社會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麽?他又如何從自己的工作中作信仰的反省?梁博士真情分享,下期刊出,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