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堂集团执行董事、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主席司徒永富博士在〈友善的力量〉一文中提出"友善"管理,强调企业不仅应追求盈利,也需关怀员工的家庭需要。 "友善"不仅是管理哲学,更是信仰的实践
司徒永富首先分析现时职场文化的趋势。疫情后混合工作模式盛行,加上Z世代进入职场,促使员工对职场价值观迅速转变。他引用全球研究院跨国顾问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22年研究,能给予员工心理安全感与富有同理心的领导能激发员工投入与创新,而所谓"成功的领袖"能集专业与关怀融于一身。
他指,按其理解"专业"并不单是头衔、学历或业绩,更是要能通盘掌握、预见风险,并兼顾效率与人性的友善管理。
司徒永富指,"友善"不仅是管理哲学,更是信仰的实践。"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句《圣经》的金科玉律应成为领导者与企业文化的根本价值。他解释,耶稣的服侍从不以效率为先,而是以人为本;目的不在解决问题,而是传达"你被看见、被尊重"的爱。
司徒永富列举多个例子,指出教会也处处体现友善与关怀的传统精神。初代教会对家庭与社群关系相当重视,如保罗劝勉信徒"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著主的教训养育他们"(以弗所书...章节);中世纪修道院庇护孕妇和孤儿,以至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与妻子开放家园,接待学生、旅客,甚至是城内穷人,都体现信徒除了职责不同、人皆祭司的精神。
鸿福堂推行"家庭为本"友善措施 司徒永富服务的企业鸿福堂推行"家庭为本"的友善措施,包括容许员工带同子女上班、设立子女开学日假期、每周任选一天在任何地方工作、周五提早一小时下班,以及特定节日前夕提供弹性上班安排。他表示:"希望营造的是一个人可以『如其所是』地工作的地方,务求让员工兼顾事业与家庭,感受职场温度与体贴。"
他又写道:"有人情味的职场中,工作不再只是谋生方式,而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当员工拥有体面的薪水、一个被听见的声音,以及一个可见的未来,才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 司徒永富称,对基督徒来说这种管理方式更是回应主的召命,透过工作与管理实践,让人活出一种称为"安息的爱"的生命态度。 职场重视友善精神 福来鸡成功例子 在美国的法律与企业亦重视友善管理。司徒永富列举两宗值得反思的案例:一名美国女警被调更于周末工作,因失去与原有部门同事的人脉关系告上法庭并胜诉;另有一名黑人应征者在使用AI招聘的企业中多次被拒,最终以种族歧视为由控告雇主。法庭指出雇主若未审查演算法的公平性,可能须承担法律风险。这些事件揭示,企业的任何决策都必须以人为本,顾及人的尊严与公平。 司徒永富又提及美国连锁速食店福来鸡(Chick-fil-A)是如何将基督信仰信念融入职场友善安排。首先,为配合员工照顾家庭或进修的需要,部分门市实行每周三天工作、每天14小时的排班制度,大受员工欢迎。公司更照顾员工的长期福祉,提供医疗、牙科及心理支援服务,并设有退休储蓄配对计划。 福来鸡自1973年起推出学费补助与奖学金计划,累积提供超过7500万美元奖学金,帮助超过5.3万名员工升学,为员工与家庭创造未来。公司亦重视内部晋升,门市经理与加盟店主会关注员工的职涯发展,使前线员工不仅视工作为"打份工"。
文化上坚持人人平等,反对歧视,尊重员工的文化背景,使福来鸡成为业界中员工流动率最低的企业,更连续九年蝉联美国顾客满意度榜首。
针对企业的友善管理,司徒永富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职场文化,让大众深入反思。第一间公司的老板房门总是紧闭,办公室内气氛压抑低沉,几乎不见笑容,员工工作的唯一目标是等待下班与月底出薪;另一间公司则充满员工之间寒暄问暖之声,老板不仅能叫出每位员工的名字,更关心他们家人的需要。司徒永富问道:"你会选择在哪一间公司工作呢?"
明光社生命及伦理研究中心2025周年研讨会6月27日在旺角浸信会举行,会上并发布"香港教会的家庭友善措施研究"结果,见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