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感恩—— 梁林开牧师事主五十五年的心路

作者:吴思源 原载于:《基督教周报》第2311期 (2008年12月7日) (梁)梁林开牧师 (吴)吴思源先生 梁林开牧师,德高望重的一位长牧,刚刚庆祝事主五十五周年。今年七十六岁的梁牧师,十一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两年前又接受过直肠癌治疗,现在仍活力充沛,笑口常开,常应邀到不同地方及教会证道。梁牧师曾任香港卫理公会会长和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多年,并多次出任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和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的主席,其事奉的名字广为人知,但梁牧师又是一位谦逊和平实的牧者,常说自己需要学习的比付出的多。 访问梁牧师的那天,他比约定的时间早了来,并忙于翻阅一些年报和书刊,原来他恐怕自己记忆力不好,说错一些事情和年份,故提早来查阅资料,由此可见梁牧师从不自恃,处事谨慎而认真,大小事情都绝不欺场。 全心全意感谢主 吴: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你奉献教会工作五十五年的感想和对上帝的体会? 梁:我会用一个"感"字,"感"字的意思就是全心感谢主,我生命中有许多上帝的恩典。 吴:你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上帝赐你的恩典吗? 梁:感谢主,因为一切都有祂奇妙的安排,感谢主让我出生在基督教家庭,从小就参与教会的活动,主更带领我从上海来到香港,并使我可以蒙祂的呼召担任牧养工作。 其实我小时候是一名很顽皮和懒惰的孩子,个人有一点小聪明,但从来没有想过要担任牧者工作,但上帝却是这样拣撰我担任牧养工作,上帝使我能继续服侍祂,并有许多的弟兄姊妹爱我,我只能说全心感谢主。 吴:你说到小时候又顽皮又懒惰,但为甚么在五十五年前把自己奉献给主,过程中发生甚么事情? 梁:我是一九五一年从上海来香港,来港后住在九龙城,当时我在苏州东吴大学攻读生物系学,来港后在远东航空学校就读两年航空工程。毕业后,曾在洋服店工作了好一段日子。初来甫到,我在九龙城浸信会聚会,参加他们的少年助道会,并参加教会的主日崇拜。奉献自己也有一段小插曲,话说有一天我经过弥敦道一间教会,看到教堂的十字架,突然心中听到一个声音,主向我说奉献你自己给主使用,当时我的回应是一定不是我。奇妙是同一个星期的主日崇拜里听到白箴士牧师讲道,讲坛信息正是说到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时,这篇讲坛信息让我引证主的旨意,我向白牧师查询有关修读神学的问题,当他知道我是卫理公会出身后,他推介我回到卫理公会就读神学,后来卫理公会就安排我到新加坡三一神学院就读。 吴:神学毕业后,你是如何开展你的牧职? 梁:神学院毕业后,我从新加坡回到香港,并到当时的北角卫理堂担任牧养工作两年,及后卫理公会就差派我到台湾牧会,我在台湾停留了五个星期帮助牧养台北卫理堂,由于当时台湾政府需要我服兵役,因此会督将我调回香港,接著在五九年至六一年赴美国的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进修并取得大学学位。从六一年至八八年一直在港担任牧养工作,当中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信望堂及北角卫理堂,是个人事奉最久的两间堂会。 人生的四个阶段 吴:多年牧养生涯你有甚么最深刻的体会? 梁:上帝奇妙的使我一生都很顺利。或者我可以将人生分为四阶段来描述上帝如何使用我。第一阶段是在自己所属的教会:一九七二年担任卫理公会会长,当时遇到卫理公会自立及香港的四个宗派(圣公会、中华基督教会、循道公会及卫理公会)构思联合在一起,经过两年的商谈后,因种种原因没有成 。最后只有循道公会及卫理公会在七五年成 联合成一个宗派。当时自己除了曾出任成为当时卫理公会的会长,并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前后担任了三届的会长。第二阶段香港的合一工作:我参与许多的合一事工,包括六四年参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的事工,担任传道部部长、葛培理布道大会音乐部长、七七年学园传道会新生命运动的主席及在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担任八届的主席。八三年至八五年担任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两届主席。个人亦是至今为止唯一先后担任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和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席的人。接著在九八年担任香港圣经公会义务总干事,并二零零零年有份推动香港圣经公会的和合本圣经修订工作。 第三阶段与内地的关系:在七九年率领二十二位不同宗派的牧师到内地访问,当时有内地单位接待,使这个团成为第一个基督教团到访内地,促成日后与内地基督教领袖的互访交流,访问团曾经到访广州、南京、杭州、上海及北京等地,并在七九年三月下旬成为首批在杭州人民政协会堂做主日崇拜。及后在八四年时,担任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席及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基督教代表到访北京,并带了两份宗教自由声明书。第四阶段担任香港圣经公会义务总干事:与内地教会接触,我提议他们到国外进行圣经展览。及后内地教会在香港、美国等地展出圣经展览,使我觉得个人有份参与内地圣经的发展事工。与此同时透过不同基督教机构使我与内地的教会变得密切,使个人能到内地不同的教会讲道。在上帝的奇妙安排下,使我可以参与许多不同领域的事工。 人生中困难的时刻 吴:你的人生中有甚么你觉得比较困难的时刻? 梁:上帝的安排是奇妙,譬如我申请我的母亲来港多年都不成央A直到前妻安息主怀后,结果母亲的来港申请被批准,使八岁大的女儿有人可以照顾。当中最奇妙是在我的母亲来之前,还有一位由内地来港等待美国签证的老师照顾我的女儿,结果她在香港等待六至七年才能取得美国签证,直到我母亲来港为止,其实我一直为人乐观,个性上凡事不计较及无所谓,使我没有遇到甚么低沈时刻。 梁:回顾在七十年代香港牧会时,正值前妻因病离世,当时我是个人最忙碌的时刻,一边要筹办卫理中学,又要扩建北角卫理堂教育大楼。到了八十年代主要往外传道,我一年会有一、两次的机会前赴南洋地区讲道,除了去南洋地区布道,亦有到美国布道的机会,在文化革命时由美国卫理公会邀请我到美国外国人教会进行三个月布道工作,到不同地区外国人教会布道。在这种种忙碌而困难的日子,上帝给我恩典和力量去应付,祂的恩典真是够用的。 吴:在五十五年事奉生涯中有没有甚么很难忘及亲密的同工呢? 梁:我想到亲密的同工是沈冠尧牧师,他与我一起同工推动卫理公会事工,大家的感情犹如亲兄弟般。 吴:你的牧养过程中是否有甚么比较深刻的片段? 梁:我最欣慰是看到年轻的后辈成为教会的接班人。同时在我的生命里感到最荣幸是我能从小就喜欢唱诗歌,在上海不同礼拜堂献唱,来港后亦有机会参加诗班献唱,现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北角卫理堂儿童合唱团亦是由我设立。七五年担任葛培理布道会音乐部长,大会诗班超过五千多人参加。 吴:你有甚么诗歌或经文是对你的生命有安慰或激励作用? 梁:有许多诗歌感动我的心,包括《恩友歌》、《我时刻需要主》、《你真伟大》等歌曲。经文方面则是新约圣经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当我预备动手术之前,这段经文成为我的安慰。当时还有一段小插曲,在一九八八年被诊断为患上淋巴瘤,准备动手术切割胃部之前,再次需要照胃镜时,医生发现我只患上胃炎,使我不用动手术。上帝的恩典一直不断围绕著我,当我移民到加拿大时,祂为我安排了五个月兼职的机会,帮助牧养加拿大的教会。 吴:你的性格是无所谓及乐观,是你的事奉上的优势,但你又经历许多病痛?你经历病痛时心情如何? 梁:我在九七年接受心脏搭桥手术、二零零六年又接受直肠癌的治疗,但奇妙的是身体很快就康复。我面对疾病时态度抱持乐观。 吴:你在人生的体会中使用"感"字,对上帝的感恩及感谢,这是你大半生来的见证吗? 梁:我觉得上帝给我的许多恩典,如果要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感谢",感谢的意思是全人的感谢,包括透过言语、行动及心感谢主。 吴:你对未来抱有甚么期望? 梁:我已经七十六岁了,我觉得事情要慢慢逐步放下来。但我依然期盼能够完成和合本修订及出版工作。 吴:谢谢梁牧师接受访问,祝你身体健康,为主做更多的事情。 ***** 原文链接: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4DACTION/W4D_CWREAD/17643/20/BACK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