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信院长来港 分享加尔文思想要义

林鸿信院长来港 分享加尔文思想要义
台湾神学院院长林鸿信牧师来港主讲加尔文讲座。(图:基督日报/陈丽斯)
时逢加尔文五百周年纪念,中华基督教会、中国神学研究院、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等上周举行了三场加尔文讲座及研讨会,邀请得台湾神学院院长林鸿信牧师来港主讲。在上周日(10月25日)假中华基督教会长老堂举行的"加尔文讲座"吸引约65人参加,当中不乏神学院学者及堂会牧师。

林牧师精湛地分享了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对今日教会的启迪。他从五方面进行讲解,当中包括不少信徒所关心、有关"预定论"及"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看法。

第一是对自己和上帝的认识。他说,加尔文既是宗教改革者,同时亦是人文主义者。在《基督教要义》开始即论到"对自己的认识"及"对上帝的认识"二者密不可分。人要认识上必须先要认识自己,知人即知天。一方面人从自己的优点可认识神的美好,从人的缺点则可知道自己的需要。

第二是加尔文看"知"和"信"。一般神学家会强调信的优先但加尔文认为坚定的信心是一种对神对人慈爱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有别于希腊人头脑认知的"知",而是亲身经历、对神的爱的"真知道"。

第三是对真理的认同上的看法。加尔文对尼哥德慕不敢白天承认耶稣,只敢在晚上去见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将之视为对真理的认同不足所致。有人认为尼哥德慕后来在众人前为耶稣辩护,并在主死后出面收取主的尸首是勇敢、改变的表现,但对加尔文而言他仍认为人不能作"尼哥底母派"的信徒,而应该在外表上与所信的相符,并且在白日晚上都作基督徒。

对很多人关心的加尔文预定论的问题林博士亦有解说。他说对于预定论,加尔文的重点在于神的主权。但事实上加尔文对神主权的强调是有背景的,因为当时有很因为宗教改革信仰而被迫流亡的难民,为了安慰受苦的人们,他提出人是完全活在上帝的旨意里,使之在确信神主权忍时能忍受逼迫之苦。而然加尔文的预定论在后人的广泛流传时渐渐变质,令人误以为人的得救与否纯为神的决定,令人以为神是冷酷严肃的神。林牧师又表示,预定论不可不讲,但亦不可超出圣经。虽然提到预定,但人无法知道预定的内容。他认为加尔文对预定论的解说更像一种信仰告白。

最后在"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争论上,加尔文认为得救与否全然在上帝旨意的奥秘里。林牧师为加尔文作总结时认为他对此争论的立场可以简述为"一次得救,在上帝奥秘的旨意里;多次悔改,在上帝爱的恩典里"。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