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巨明—头发不是烦恼丝 (下)

邓巨明—头发不是烦恼丝 (下)
"……两年等待,真的觉得太难,加上自己年纪也不小,记性差,我就放弃了,心想就这样算了。没想到神开始一步步让我感受到祂的异象,并且叫我再去读……"

Mingo的前半生有不少媒体报导过,然而那只是他与上帝故事的前半部份。近日本报在一基督教报章上留意到一间名为YADA Hair (全名为YADA Hair Trichology Centre, 念发理中心)的专业护发公司,原来是Mingo近月开始的护发事工。本报有幸与他作访谈,他讲述了神如何带领他明白新的异象,并走向事奉新一页。

Mingo建立的真光发廊由于经营困难,无奈地在08年关闭。他们于是继续祷告寻求神的带领。就在那时,神再为Mingo打开了一条在人无法想像的新路。为了让自己更走向专业化,02年Mingo报读了国际发理学课程。虽然香港的发型师相当多,而头发护理如防治脱发、固发等亦是一门大生意,但真正研究头发构成、病理及治疗的专家却只在外国有,香港甚至华人却是一个也没有。

Mingo就是第一个华人修读此课程并且取得专业资格者。这个证书完全得之不易,因为所有课程材料都以英文编制,而且充满发理学专业词汇,对于医科人士尚且陌生,更何况自小厌倦英文并自动放弃学业的Mingo呢﹖

"读发理学是自己的梦想,因剪头发不错,想再护发方面再发挥。但两年下来,真的觉得太难,加上自己年纪也不小,记性差,我就放弃了,心想就这样算了。没想到神开始一步步让我感受到祂的异象,并且叫我再去读。"

打开屋门时出现一把女人的声音,说:"钱呢﹖"

为了给他答案,神在他眼前展示了几个连续片段的画面第一个片段中,他看到一个中年男人从家里出门,走到街上漫无目的地到处逛,看来百无聊赖,到了天渐渐黑起来,就走回家,开门,进到屋里。第二个片段又看到这个中年男子,所作的与第一个片段无异。到了第三个片段,再一次看到有个男人这样从家里出去,但他显得坐立不安,心情焦虑不安。又到了天黑回家的时间,他显得相当沉重,拖慢脚步慢慢走回家,在他打开屋门时出现一把女人的声音,说:"钱呢﹖"然后画面就消失了。Mingo问神: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异象中的男人出去时跟家人说自己去返工,但事实上他正在失业,无法将钱带回家,因此心情非常无奈。

神告诉Mingo说:"你以前教过许多年青人剪头发,帮助他们入行,但中年人难入发型一行,因为发型屋会嫌弃他们年纪大,宁愿聘请年轻的后生;护发行业则不同,客户会要求知识和经验,中年男性反而更有优势。"他明白到原来神要让他藉著护发帮助中年男士就业,于是对神说:"我去读!关键在于找人翻译上遇上困难,祢要帮我。"

邓巨明—头发不是烦恼丝 (下)
原本读发理是想为自己,但现在重新报读是为了神,于是他积极找人翻译教材:教会姊妹、医护团契人员等,向他们分享自己的情况。医生护士都分身乏术,所以他怀著极大的耐性,一步步找了很多人帮手,逐步完成课程。从02年首次报读课程开始,中途放弃,至08年他才卷土重来,09年赴澳州参加专业考试。到了考试时他遇上天来的神将,令他更顺利过关。原来是澳洲国际发理学协会会长看到Mingo有美发的资历好,又如此有热诚,考虑到他语言方面的困难,觉得因文化差异而考不上的话会很可惜,于是破例容许他用中文作答,更亲自找人翻译试卷,帮助他更顺利地通过了考试,结果他同年2月17日取得专业资格,正式成为发理学家。由第一次报读直至完成前后共花近8年时间,相当不易。

他还分享了一段小插曲:在他取得专业资格后,澳洲国际发理学会长由于爱材,在他临上飞机回港前最后极力邀请他留下和他一起打拚,想通过这位唯一的华人发理学家进一步开拓亚洲人的护发巿场,更打算让他主理一间诊所。但他志不在商而在开展神国度的工作,因此他对澳洲及当地的大生意未有留恋,就回到香港继续祷告,看看神如何带领他开展护发事工。从前眼中只有钱的Mingo到如今宁愿放弃高薪厚职,视神的使命为更好的目标,这转变的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异梦中启示——有个声音说:Yada

成为发理学家后,Mingo开始祷告,到翌年年中,Yada Hair出世了!

Yada的名字原来是神在梦境中给Mingo启示的:「在梦中第一看到有很多头发飘下飘下,第二看到有高楼大厦。三看到黄昏中有很多人,并且有头发到处飘,又出来有声音说:Yada。当我听了不知是什么,以为说的是『渣打』,还心想是不是渣打银行会给我开展事工的钱呢﹖当时我报了一个祷告的课程,做梦后的第一天刚好是第一堂,老师就提到了"Yada"。Yada是希伯来文,意思是「认识+亲密」。头发与人有亲密的关系,认识才熟悉,于是Yada就成为了公司的名字。

Mingo表示头发护理在香港是个很新的工种,他希望能饮得"头啖汤",让这个工作能发展成为事工,并成为福音职场行业,用护发作为福音的工具。这种"护发福音"不限时间、地点,可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传福音方法。

他向记者演示了一下如何可以用护发作为传福音的开场白:"香港男性很爱饮奶茶,但放糖很多的话对身体很不健康,亦会对头发产生影响,包括令头发容易折断、稀疏及感觉"黏笠笠",像洗不干净的感觉。假如你正在茶餐厅吃东西。前面有个男人猛往奶茶里加糖,你可以跟他说:『哇!你放咁多糖,食得多不健康啊,你不怕甩头发吗﹖』对方好奇心重的话,你就可以跟他开始话闸子,之后更可以带他信耶稣。男性信耶稣很困难,但神的时间一到,通过任何工具都可以传福音。"

他希望香港二千多所教会能每间派出两个有心在职场传福音的人学习护发,令护发成为一个行业:"这在香港是很新的行业,并且成为职场。每教会两个人,共四千多个人每天在街上,或向朋友或任何人谈护发的话题来传福音。"

他的构思是护发福音行业首先向教会的信徒招手,抢得巿场,建立起新的工种,并培训出一班护发师后,第二轮就可以扩濶至未有信仰的人,并以师徒形式将护发的技术以及福音传递下去。

借以前真光发廊的经验,真光发廊每月开支2至3万,后来经费不足无法支持,结果只能割爱关闭,真光继续以外展的形式在公园、屋邨、医院或老人中心等地方运作。现时Yada Hair更有潜力成为自给自足的福音事工。"以前真光(发廊)通过自由奉献维持,给果是入不敷支。"由于护发服务收入比剪发可观,因此更能负担事工的经费。此外,从前透过真光的培训每年约可以带约10个人入职发型行业,但估计Yada Hair更能帮助大批失业的中年男士入行。

耶稣: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从一无所有的青年,到几间发型屋的老板;从豪爽挥霍在赌场,到输光所有,Mingo已经历多次的得与失。他认识主耶稣后,虽然亦经历发型事工的关闭,亦有读课程半途而废的失败,但是神的恩手不断带领和鼓励,令他不断再创高峰。

他的改变亦恢复了他和前妻所生的儿子关系。他年少时与认识仅一个月的女孩结婚,并诞下的儿子一直没有得到过他的任何照顾或关爱,即使在他信主后,二人的关系仍一直处于对立的状态。但在他信主3年后,一天儿天突然打电话约他吃饭。一直没与儿子交流的他显得不知所措。没想到甫坐下,儿子劈头便问他:"点解你要信耶稣﹖"Mingo当时不懂得回应,只能平日与人分享的见证娓娓道来,也不顾得儿子有何反应。没想到当他回到公司后竟然再收到儿子的电话,说他要决志信主,并在同年的12月25日圣诞节的一天归入主的名下。

Mingo提到儿子时,他脸上满足的笑容足以令人感受到神的爱不单漫遍他的人生,他的家人都开始在神的祝福中,不禁令人惊叹主耶稣基督话语的真实:"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