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間房紙皮婆婆充模特 夫婦藝術表現公義憐憫

板間房紙皮婆婆充模特 夫婦藝術表現公義憐憫
<板間人> “Cubicle man”
藝術家淋浪、淋漓兩位夫婦兼拍檔的畫作近日備受關注,皆因他們以筆下人物對社會的不公義及人間疾苦的慘況作出控訴,特別是板間房母親壓死親兒、駝背執紙皮的老婆婆等等題材,都是真真實實在我們周遭正在發生、又可見的生活性題材,震憾人心,讓人帶出不少反思。

淋浪表示,他與太太淋漓早年一起留學法國,兩人都深受中世紀刻畫罪、恐懼和受苦者的畫作影響,又在當地教會成長,令他們培養出藝術與信仰結合的特色,希望用藝術談信仰裡的愛、公義和憐憫,並以此為使命。回港後夫婦二人繼續一起創作,並以禮賢會香港堂作畫室,一幅又一幅打動人心的畫作就在那裡誕生。

他又表示近年希望將藝術、信仰和社會結連。他跟學生參與六四、舊區保育、菜園村事件、關心弱勢等社運,並將感動繪成作品,希望能喚醒更多人關心受苦者。他表示:「因為我倆深信,藝術作為媒介,信仰作為內容,社會作為受眾,施予的卻是耶和華。這些是我倆正在努力的事,亦求神保守我倆的心不動搖。」

板間房紙皮婆婆充模特 夫婦藝術表現公義憐憫
三幅作品簡介:

1. <他們所作的,他們不知道>“They do not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淋浪繪。此畫畫的是一架由六四民運學生屍體所堆砌成的坦克,載着的,是基督的面孔,象徵他們為公義而犧牲,亦有神的手遞來膠布,意味神的醫治和憐憫。此畫暗諷中共血腥鎮壓民運人士的暴行,同時亦包含一個訊息:「我知道你們遺下的,不是仇恨,不是憤怒,而是一個希望,希望我們將火燃點下去。」就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為逼害衪的人禱告,說了一句話: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知道。」(路加福音23章34節)

2. <板間人> “Cubicle man” 淋浪繪。這幅畫是受一則媽媽壓死自己孩子的新聞感動而畫的。「孩子剛慶滿月,一家三口於板間房生活,由於板間房面積僅得數十呎,非常狹窄,實在無法擺放嬰兒床,即使知道存在危險,夫婦無奈被迫一家三口同床。妻子月來悉心照顧嬰兒致身心俱疲下,當天父親工作後返回板間房時,發現嬰兒遭同床母親壓至昏迷不醒。」

香港如斯富庶的地方,仍然有無數人每天在板間房裡受着苦過着日子。板間房肢解的,不單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間,而是更基本的生存尊嚴。我們除了憐憫他們,偶爾為他們流一滴眼淚外,有自省過自己可能就是這虛浮自私的抄賣文化和這不公義的地產霸權背後的幫凶嗎? 3. <紙皮人> “Leatheroid Man” 淋漓介紹:「我居住在西環,舊區,每天每天都看著婆婆推車仔拾紙皮維生。最深刻的情景是從婆婆的後面看她彎腰,馱背很深像座山,像沒頭椎。

在我居住的大廈就有一位拾荒的80多歲的葉婆婆,她沒有申請綜緩,全靠一份誠實的付出。有時我幫幫她,跟她聊聊,她就像小孩般釋放下來。

在此畫我幻想婆婆為了生計,奪命似的拾紙皮,紙皮甚至高過雲朵,意志超越肉體,地產商掘地成癮,婆婆在崎嶇的路徑行走,與所謂的「舊區重建」對抗,一把冷汗———她呈現了強大而卑微的人格美。

在這陷阱圖裡仍見一只白鴿發光芒。」

淋浪剛剛完成個人畫展,太太淋漓個人繪畫作品展現正在銅鑼灣耀華街2號3/F展出,展期還有數天到12月18日止。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