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乐博士访问:愿见中国人民能自由过信仰生活

布道家包乐博士:真正的基督不是反对政权、而是尊重政权,为国家带来祝福的一群

包乐博士访问:愿见中国人民能自由过信仰生活
包乐博士(左)和赵启正(右)两人在17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世界人民应"和而不同"。﹙图:包乐联合会/Brad Person)
包乐博士访问:愿见中国人民能自由过信仰生活
包乐博士访华之行带来了一次中西方宗教信仰自由思想的和平交流。﹙图:包乐联合会/Brad Person)
与葛培理齐名的著名南拉丁美洲布道家路易‧包乐博士刚结束访华之旅。他在上周四(17日) 与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在上海为明年在中、美同时发行的新书《一个无神论者和基督徒之间的友好对话》签订备忘录。

在一次访谈中,包乐博士详细解释了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并对现今的中国基督教提出了一些意见。

希望见到中国信徒公开过信仰生活

包乐博士表示,他希望藉著此行告诉中国领导者,真正的基督不是反对政权、而是尊重政权,为国家带来祝福的一群。

面对著数百万计的中国信徒,包乐博士勉励未向政府登记的去登记,得到认可以能公开的进行信仰活动。「作为爱中国并明白同样困境的主内弟兄,我建议未登记教会向中国政府登记。我期望能见到中国的基督徒能公开地向别人分享他们的信仰。

假如有不合符圣经真理的法律时,基督徒应该能够站出来表达他们的信仰立场

在一个早前的记者会上,包乐博士以美国公民缴税比喻教会登记,他说特别是当政府容许时,信徒应公开地过信仰生活。他表示假如有不合符圣经真理的法律时,基督徒应该能够站出来表达他们的信仰立场。但是,信仰不能成为蔑视法律的理由。"即使在美国,蔑视法律条文的人是绝对不能逃脱的。"

愿见中国更走向国际

据他观察今日中国的传教,包乐博士说,年轻一代对国家越来越有情感。他又提及在拉丁美洲亦有类似的反美情绪。但他提出基督徒是国际性的,又及从前信徒们如何排除国家分异,接待来自异国的使徒保罗。

包乐博士说:"我相信不同国藉的基督徒应建立起更好的相互关系,彼此帮助。"

包乐博士访华期间又被邀出席一慈善会议,内容环绕解决涉及中国数以百万人民的贫穷问题,以及本地慈善工作如何应付接踵而至的问题。包乐博士对会议表示欣赏,但他更表示如果会议能发展为国际性的话,则对中国有更大裨益。"这次的会议包含很广,并且触及本地慈善工作。但我相信如果能把它带到国际层面上,这会议将会更成功。"

邢增福博士:政府与地下教会对登记问题应更多沟通

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助理教授邢福增博士回应包乐博士言论时指出,包乐博士的呼吁无疑成为了有意向中国政府登记的教会的极具份量的支持,然而国内政府及家庭教会存在复杂的分歧,难以调解。

他又表示,中央现今仍未公布教会登记的明确政策,个别教会对登记问题存在忧虑,双方对此问题仍在摸索中。

邢博士认为包博士对家庭教会的建议值得考虑,然而有关登记的实际具体内容仍有模糊的地方,双方需要有更清楚的沟通。

包乐博士于周日(20日)与刚巧访华的美国总统布殊同在北京缸瓦巿堂参加礼拜,二人不约而同对中国广大基督徒的信仰自由情况表示关心。

(与包乐博士访谈资料:Anthony Chui)

相关新闻: 包乐博士北京主日礼拜讲道 激动在座听众的心(2005.11.21) 与布殊一同在北京做礼拜 包乐结束在华旅程(2005.11.21) 布道家包乐"与无神论者对话"新书在中国出版(2005.11.18)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