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虎妈的育儿战歌

亚裔虎妈的育儿战歌
耶鲁大学法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一书登上《时代》周刊头版,将这场东西方育儿方式大 比拼的争论拉到了一个高潮。
耶鲁大学法学华裔教授蔡美儿(Amy Chua)最近出版了一本名为《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Penguin Press, 2011)的新书,引起了《华尔街日报》的兴趣。日前《华尔街日报》以《为什么中国妈妈更棒》为题,刊登了《虎妈战歌》的节选。书摘很快 就引来了各主流媒 体评论员及读者对东西方育儿方式的大讨论。

《为什么中国妈妈更棒》一开始就列出了蔡美儿对女儿的十项要求,如不准在同学家留宿,不准留在学校玩,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必须学习钢琴或小 提琴等,还讲述了她不准女儿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以求得突破等经历。

蔡美儿认为她的做法是不认同西方理想化的选择和自由,她认为如果让孩子来选择,他/她会永远选择电脑。《为什么中国妈妈更棒》作者也认为,西方人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 子的教育,恰当执行东方的严格家教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美国的家长当然同意孩子会永远选择玩这一项,但他们之所以还是不认同蔡美儿的做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并非是有关对自由和选择的定义,而是有关孩童时代的定义。

对大多数美国家长而言,孩童时期不是职业训练时期,它就只是个孩童时期,完成学校的家庭作业,玩跳绳,玩足球,棒球,与同学一齐促迷藏,周末看电影等等,才是孩童时代 的主要内容。

把孩子的社交活动几乎抹除,是美国家长无法认同的教育理念,因为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是孩童时代要学习的一个人生技巧,而不是像蔡美儿认为浪费时间,好的人际关系将塑造好 的人性,象蔡美儿的做法,是把孩子当作为人在训练,成绩是上去了,但风险是,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他的行为却可能仍然像孩子。

孩童时期就是天真的游玩,谁都同意,但如何解决可怕的上名校的压力?SAT,ACT怎么考?谁都没有答案。美国家长可以让孩子天真的游玩,但亚裔家长却是坐不住的,他们非要行 动不可。因此尽管有争论,《虎妈战歌》仍然是一本对他们十分有用的“育儿手册”。

【朱易,本报专栏作者,曾任教于中国中南大学,并组织基督教信仰与文化报纸侍奉美国华人社区,现任国际日报总编辑。著有《活出不平凡-现代西方十大品格典范》(培根文化 出版社),《美国长春藤大学校长演讲集》(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教会发展大趋势》,《重回安提阿教会》,《从为奴之家到应许之地》(山行文 化出版社)等著作。 】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