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乐学院讲师为教会把脉:为什么华人敬拜发展缓慢﹖

圣乐学院讲师为教会把脉:为什么华人敬拜发展缓慢﹖
图为美国湾区教会联合诗班。(图:基督日报)
【本报专讯】新加坡神学院圣乐学院讲师钟开鹏近日撰文探讨了为什么华人教会在敬拜上发展缓慢的问题。他认为原因可能在于华人开办的神学院缺乏敬拜与音乐的科目,以及一般的教会音乐学院未完全跳出理论框框所致。

钟老师表示,早15年前,一些著名的华人牧者包括滕近辉牧师、马有藻博士、王永信牧师及唐崇荣牧师等已看到华人教会逼切需要培养好的领会者。但15年后的今天,情况依旧落在同样的光景中。

他又表示近年来华人教会开始对这议题有了显著的进步与研究的迹象,但实践上仍然需要付上极大的努力和祷告。

他分析华人教会在敬拜上发展缓慢的原因第一个可能在于华人神学院缺乏相关课程所致:" 一般华人开办的神学院(甚至是西方神学院)根本没有开设"敬拜与音乐"理论与实践这类科目供神学生(教会未来的牧者)学习、研究与认识。当他们毕业后到教会牧养时,便无法为该教会提供有利且明确的指引和指导。"

第二个原因是圣乐学院的教导的限制:"一般所谓的教会音乐(圣乐)学院在这方面还未完全跳出理论的框框,不是太注重神学概念,就是太强调音乐这环节,找不到平衡点。"

他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在职牧养教会的牧者参考。首先牧养教会多年的牧师或传道人可带头参加有关崇拜圣乐的课程,并带领教会领袖们参加。

他又建议教会可组织 以牧者为首的主日敬拜的执行小团队专门定时编排崇拜敬拜的细节,并且建议在讲台或信徒装备课程上传讲教导有关敬拜的课题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