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愚牧师:从 Steve Jobs 的一生说起 編輯室 2011年10月26日星期三 上午7:36 举世知名,美国 Apple 电脑公司创辧人兼总裁、一代高科技创作大师 Steve Jobs,因患胰脏癌、于十月五日逝世,享年56岁。由于他正处事业高峰、英年早逝,因此世界各地的人对他的去世,均表惋惜哀悼。Jobs 传奇的一生,和他在电脑科技及事业上的卓越成就,令人钦佩。无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位天才横溢的魅力领袖,他对世界的影响,将会十分深远。 除了科技创作以外,Steve Jobs 的人生观和工作观,对年青一代都有一定的启发和鼓励。2005年6月12曰,他应Stanford大学的邀请,在其毕业典礼中作演讲,以他自己一生中三个真实故事,勉励毕业生,间接亦分享了他自己的人生观。(参 news.stanford.edu/news/2005/june 15/jobs-061505.html ) 以下我试从他的演讲分析他的人生观: 1. 人生的小点与连线 (Connecting the dots) Jobs在Reeds College 念了6个月,便退学了。但他仍留学院,旁听有兴趣的学科,生活清苦,却颇充实。其中一门电脑书法排版,当时不觉得有用,但十年后在 Apple 进行设计首部 Mackintosh电脑时,竟然大派用场,使他喜出望外! Jobs的反思:人生有许多事件,当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过了一段年日,回首一看, 这些人生小点 Dots,都被连起来了,并且显得很有意义。 我的反思:基督徒看人生,有类似的体验。神对我们的引导带领,往往在事后才看得清楚。一些好像是不重要、甚或是痛苦的事件,在若干年后,原来是变相的祝福,并且连线起来,都显得很有意义。分别是:Steve Jobs作为佛教徒,可能会相信"缘份",但却不会相信圣经所启示那位有位格、有能力、有智慧的创造主,衪掌管历史和我们人生中的大小事件,以达成衪在宇宙中的计划(参弗1:9,10;罗11:33-36)。Jobs在潜意识中,似乎感应到宇宙和人生是有秩序和有意义的,但他却不承认那赐秩序和意义的真神。保罗曾说,人观察世界,内心已感到神的存在、神的能力和神性(罗 1:19, 20),然而人总是矛盾地否认和拒绝神。换句话说,Steve Jobs对点和线的感受是对的,只可惜他不明白,若非一位全智、全能、有位格的神在计划和掌权,人生中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若是人认为有意义,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2. 至爱与失落 (Love and loss) Steve Jobs自小便热爱电脑科技,因此20岁便与朋友开创Apple,十年后公司资产达20亿,员工4,000 (现巳超过50,000)!30岁时,与董事会意见不合 被辞退。初感失落,后发奋图强,五年内创立两间上市公司,其中NeXT竟被Apple收购,Jobs亦重返Apple,带领她迈进新里程,业务在过去20年间,有更大的发展,不单更新了资讯科技的面貌,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 Jobs的勉励:当你遭遇失败时,切勿失去信心。其中的关键是:找到至爱!若你不爱你现在的工作, 不要无奈地接受现实,也不要放弃,要继续努力寻找,直到寻见! 我的反思:Jobs的人生与工作观是:要找到你的至爱、那最能发挥你的才华的工作/行业,去实现你的人生;如此,任何挫败皆可成为转机。这种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人生目摽,是基于一个信念:人人皆有天赋的独特才干和天份,并且只要寻找,就必寻见。这信念是正面的,但并非人人皆能实践;其实,人类的设计师和创造者是三一真神。人既是神的杰作,若能认识真神, 又藉神的话和圣灵去明白神的心意,才可以真正的实现自我。正如 Jobs所设计的iPod,iPad,iPhone等产品,若问它们可以如何发挥最佳效,最直接了当的回答是:问问设计师Steve Jobs,或阅读说明书。 3. 死亡与人生 (Death and life) Jobs自小就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因此很珍惜自已的每一天,他很喜欢一句格言:"每天起劲地活,就像这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Jobs很积极地生活和工作,因为他很现实,知道自己年日有限,又不知何日会死。在2003年,他被诊断患了胰脏癌,医生说他只能活6个月,但后来动了手术,暂时逃过大限,直至2011年10月5日。Jobs看死亡是生命和机会的结束。他没有"永生"的前景,也不问死后会到什么地方,或会发生什么事。知道自己会死,帮助Jobs在要作抉择时,按自己心中的真情(follow your heart)去作。 Jobs对学生的勉励:死亡是人人都不喜欢的,却是人人必经之路,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运作原理。现在你们还年青,但有一天你们会老,也会死!生命是短暂的,因此我劝你们,不要浪费生命,要活出你的真我,不要为另一个人而活,也不要被一些传统教条、或他人的思想所左右,要聆听你里面的声音、心灵的直觉。 我的反思:Steve Jobs看透人生,勇敢积极面对死亡,并且每天过得充实,全力贡献社会,令人钦佩!青年学子若效法他,这个世界肯定"明天会更好"! 然而,有两点我要回应他: (a) 他劝青年人要专注自已心灵的声音,不要理会教条 Dogma,他人的意见。那么,Jobs这个"不要听他人的意见"的意见,学生要不要听? 因此他这劝告,是自相矛盾的。其实,年青人若能谦卑受教,多听良师益友的意见,我看不出有什么害处! (b) Jobs知道人有一天会死,因此勉励自己和他人,积极活出每一天,拼命工作,这是好的。但若有人问:假如我明天要死,而死后没有另一个明天,我干吗要如此挨苦?为何不尽情享受今天?就如保罗所说:"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林前15:32)。这岂不更合乎逻辑推理吗? 结语 Steve Jobs的一生,充满传奇,超乎常人,尽心竭力,贡献社会,可谓"死而无憾"!然而,当我们在欣赏他的才华、感谢他的贡献、庆祝他那那逝去的生命之余,让我们从一个永恒的角度,来稍稍评估他的人生观: 1. 他从造物主领受丰富的恩典与才华,却不认识造物主的伟大、慈爱、与智慧:这使他人生中的点和线,缺乏客观基础和终极意义;因此,他也不了解神对人的计划、目摽与使命。这是很可惜的! 2. 他拼命工作、面对死亡,却不认识那位从死里复活的耶稣:Steve Jobs 的成就与贡献,表达了神的"普世恩典"Common Grace;然而,由于他没有领受神的"救赎恩典"Special Grace,这使他的工作缺乏终极意义,因为死亡对他来说,是一切的结束;他也不晓得藉耶稣得着赦罪之恩,和复活的盼望。其实这些比一切社会建设,高科技创作 和事业成就,更有永恒的价值! 3. 他提醒自己和其他人,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活出直我,却不知道,那真正有智慧足堪为我们导师的,就是圣灵。其实,人的内心不尽美善,内里的声音也不一定可靠,唯有信靠耶稣,才能得著圣灵的重生和引导,并指点迷津。 总的来说,当一个人的人生观,只局限在这可见的世界和短短数十年中,无论他有多大成就,也不能超越有限的时空;并且,也由于他与创造管治天地的真神脱节,接收不到最重要的讯息,肯定要面对严重的后果!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希伯来书 9:27) "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也必复活。"(约翰福音 11:25) 蒙允转自陈若愚牧师博客 作者简介 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及美国威斯敏德神学院。曾任香港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主任牧师、中国神学研究院教务长、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及美福神学院院长。陈牧师从事神学教育30年,现专事神学研究写作,并于神学院任客座教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