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大哂?自由大哂?

吴志森先生的大名,在香港只要稍为有点文化或甚至关心社会、教育、时事的家庭主妇都认识他。谁有他那么幸福 ,在香港电台,一个星期有五天,每天有三个小时的言论发表的权利,最近还客串传媒春秋,明报及苹果日报更常常看到他的大作。11月7日在苹果日报,他就发表了一篇题为"23 条的刀早已悬在头上"的文章,讨论的议题是最近"住好的"售卖"拾肆K"T恤和明信片,而吴志森认为, O记竟然调动超乎比例的警力,又预先通知传媒,高调上门拘捕有关人 士如店员店长设计师,是反映出香港社会充满传统上道德上政治上法律上的禁忌,是有违创意自由的"美好"原则! 笔者也是一个创意教育工作者,(请参看网址:www.athink.org),在对学生进行创意教育时,创意教育的目的也是针对"解难"而进行的,笔者也认同在激发创意的第一个阶段时 ,可以让参与者天马行空,接近毫无禁忌(粗口污秽说话就不可以了吧,因对整个群体讨论毫无建设性帮助,而且男女生一起讨论,一个起码的互相尊重底线也要有吧!))多么 新奇古怪的念头都可以发表,但在第二个阶段,到选择解难的方法或答案时,也必须遵守合情合理合法可行性最高及合乎整个群体道德价值的出路! 而且真正好的创意是向着真、善、美、爱的方向走的,那些包含着假、恶、丑、恨的创意,对启发下一代的思想,培育下一代健全祟高的心智有帮助吗?作为教育工作者能不对下 一代予以谆谆善诱,使学生向着正路而行吗? 笔者曾经和学生讨论"赌波应否合法化"?用创意教学法,的确能令学生立即生气勃勃,争著发言,其间不乏创意和发人深省的观点,师生关系也拉近了,但最后一定要以价值教 育作结;因为有个别学生真的很认真的认为"赌波可以创业兴家","不赌不发达"。 再多举一个例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或初小什至高中学生,在进行品德价值教育时,讨论到交友,恋爱,性爱等的问题时,在他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及思考后,老师是否可 以全无立场,任由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做法?难道现在的传媒在这方面所传递的信息,还不够令他或她们满脑子"自由性爱观",任凭己意而行的思想吗? 所谓严守"价值中立"的品德教育的价值澄清法,完全是个神话,教育工作者怎能在品德价值教育中,没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呢? 我们要教出一群怎样的学生?就是爱己、爱人、有多元思考能力、有积极正面思想(不轻易放弃或自杀)、有道德勇气、敢于追求梦想、有祟高品格的学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以极严肃而郑重的口吻跟吴先生说:不是一句创意自由,打破禁忌,就可以胡作非为,我们是活在群体中,群众中是有些共同认信的真善美爱的价值,要共 同遵守,和互相尊重的! 作者为思考学园主席(www.athink.org)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