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津贴或施行资产审查制 引起社会团体强烈反应

高龄津贴或施行资产审查制 引起社会团体强烈反应
10月15日香港特区首长曾荫权向公众发表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图:路透社)
【本报专讯】10月15日香港特区首长曾荫权向公众发表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经过社会各界及各政党过去一年的多番请愿,特首仍表示将高龄津贴增至一千元需要到年底完成检讨才决定,并且预告高龄津贴或会施行资产审查制,因此引起了社会团体的强烈反应。

施政报告指出,由于高龄津贴是大部分未有申请综援的长者之生活辅助,故认同高龄津贴增至1,000元为合理的水平。可是,有鉴于本港人口老化加剧,至2033年会有217万名65岁以上的长者,为现时的两倍半,即届时每四个人当中便有一名长者,而政府资源有限,必须将资源用在有需要的长者身上,故将考虑引入某种形式的入息或资产审查。曾荫权承诺,会同时确保现时已领取高龄津贴的长者不受影响。

据劳工及福利局长张建宗表示,当局现正检讨目前的津贴计划,预计年底完成,届时将会提出新的具体方案。

高龄津贴,即俗称的"生果金",原意是要表达对长者毕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一份敬意。社会学者及工作者批评新制度将令"生果金"失去敬老的意义。而民建联、工联会及公民党均反对资产审查制,指出原意为敬老的"生果金"变相成为综援金。

昨日曾特首在宣读施政报告期间,身为基督徒的黄毓民议员突然大力拍台,大声骂"曾荫权聭对长者",又直指其无能等侮辱性言论,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屡次劝谕无效,结果黄毓民被保安员带离会场,在离场之前他更向讲台前丢三只香蕉,虽无人被击中,但表现显得十分无礼。曾特首事后表示,"激烈的政治言论及行动是无补于事的,只会影响大众的信心"。

另外曾特首在施政报告中的末段也分析说,目前全世界的左右翼政党均在寻求一条中间的第三道路,极端激进的理念已经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他坚信正义、平等、自由及中庸之道,在"政治、经济及社会方面都要走温和的路线、利益平衡、协调及共识之路,而不是走对抗、斗争及冲突之路"。

面对接踵而来的人口老化挑战而政府未能提供完善的服务机制之时,教会及基督教机构或团体亦需要多反省自身的社会角色与负担。于八月中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了"教会与社会服务张力与融合"的研讨会,得到不少教会及机构等参与社会服务的同工们出席。同工们皆认为教会或基督教机构不能只依赖政府提供给他们的资源来提供服务,必须要深入到社区去了解邻舍中最需要的。而教会或基督教机构也可以在这些空间中发挥基督教的互助互爱的精神,顺便补助政府所不能满足的部分需要,可以进行简单的服侍,例如派发食物包、送衣服、生活日用品给有需要的人士等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