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开篇《创世记》的第一个词即是:"起初"。
在"起初"之时,一切的呈现都是临界的状态。生命世界满是未知的共生潜力。"起初", 是一个无比神奇的唯一奇点。那是"造物"与"被造"的交接,"无限"与"有限"的握手。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从这第一道光开始,在"起初"之时诞生了这个光与暗、天 与地、生与没的共生的世界。也如同东方哲人老子的表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张画我就是力图用油画的形式语言、东方的空间思维描述原本属于祂的这一至为伟大的"起初"景像。
《一;起初》采用的是最为单纯和直接的构图方式。"上帝之手"划出的第一道光,由左至右如"一"字横贯在画面上方,那光强劲而明亮,将空间一分为二。(上帝之手的造型吸收了中世纪哥特式的造型形式,以突显其神性。)"光暗分开了","水分为上下",天地始开!其上的创造热力向下冲击,那热烈的光与第一道光交汇,在空间中部形成一个热光的"十"字,予示著未来那伟大的救赎。而在其上的天,也因之呈现出夜暗与曙光的交替,"有晚上,有早晨",时间诞生了!在其下,光、色、形在流动中奔突交织,一个无比丰富的空间世界在光与暗中渐次形成。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绘制了天顶画《创世记》,其中也有" 神分光暗 "的情节再现。那一西方艺术史的伟大作品,是典型的西方式的拟人化的史诗性艺术表现。具体的人物、宏伟的造型、史诗般的结构是其典型的西方美学特征。
而这幅《一;起初》则是著力于那第一束光与特定的空间营造和时间表现。以合于《创世记》1章1至4节的表述:"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这幅画中强劲的光暗、流动灵动自然的空间及类山水的形态表现是其艺术语言的重点。从而有别于典型的西方艺术表达。这里的艺术形式表现也相应的有著东方的艺术美学特点:流动的、自然的无限生发感。
荣耀归于祂!
专栏作者黄斌,1993年在洛阳受洗,希望用画笔和文字赞美主。曾任大学教授和旅德画家,退休后希望以保守主义的现代油画创作者和文化学者的姿态作主仆人。
【当代艺粹】专栏由《基督日报》与"香港艺术动力"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