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堂李思敬(七):等候聖靈之膏立與捆綁

早堂李思敬(七):等候聖靈之膏立與捆綁
李思敬博士提到保羅不受患難的綑綁,只受聖靈的綑綁,讓聖靈引導他的事奉人生,值得今日教會引以自省。
港九培靈研經會進入倒數,第八天的早堂上,李思敬博士以「膏立與捆綁」的題目講聖靈在教會歷史中的工作。他繼續以保羅為主線,講述保羅離開以弗所教會時話別教會領袖,對他們作出一番勸勉對今日教會來說有何意義。精彩的講道讓我們來重溫一下。

使徒行傳很多講章,今天很特別。其他講章多半是徒的佈道訊息,不論保羅、彼得或司提反,他們向猶太人和外邦傳福音。但廿一章是對教會領袖講的話。是保羅向以弗所教會領袖的話。我們要明白保羅的講道,必須要明白他和以弗所教會有特別的關係。

保羅和以弗所教會的關係

保羅是一位宣教士,他有四次宣教旅程。十三、四章是第一次,他的同伴就是師傅巴拿巴。他們二人被安提阿教會差遣出去。掃羅又名保羅,改名了,不單如此,本來記載的「巴拿巴和保羅」在這次傳道旅程中變成「保羅和巴拿巴」。他們出去時以為是向猶太的同胞傳耶穌基督,十四章他們回到安提阿教會述職,數算聖靈如何帶領他們時,仿然大悟,發現聖靈為他們打開了外邦人信道之門。原來出去時,聖靈只告訴他們去做傳道工作。

保羅作為宣教士和巴拿巴回到安提阿教會後,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但路加記載了雖然兩位領袖分裂,但教會不必分裂。弟兄祝福巴拿巴和約翰馬可到居比路,亦將保羅和西拉交託在上帝的恩手中,這背後是加倍的宣教經費。雖然本來只預算一隊宣教隊,但為福音的緣故何樂而不為﹖安提阿教會是成熟的教會。

保羅和西拉於是開始第二次宣教旅程,十五章的結束。出去時本計劃探望上的教會,但耶穌基督和聖靈卻不准,於是二人就到了歐洲大陸;用今天的話,本來他們想到土耳其探望教會,但聖靈卻呼噢他們到南斯拉夫南歐的地方一樣。

第二次傳道旅程—回程經過以弗所

第二次傳道旅程亦是出人意表——聖靈帶領他們到歐洲大陸。保羅在回程時經過以弗所。

「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願,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裏,自己進了會堂,和猶太人辯論。眾人請他多住些日子,他卻不允,就辭別他們,說:「神若許我,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於是開船離了以弗所。」(18-21)這是保羅第一次經過以弗所,在回程時,但他心在耶路撒冷,不願留在以弗所。但他說:主若願意我還會回來。」

第三次傳道旅程—以弗所的27個月

所以第三次傳道旅行立即在十八22節展開。

「在凱撒利亞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問教會安,隨後下安提阿去。住了些日子,又離開那裏,挨次經過加拉太和弗呂家地方,堅固眾門徒。」(23)

昨天讀到亞波羅,他到哥林多時,保羅就來到以弗所。「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 神國的事,勸化眾人。後來,有些人心裏剛硬」(8,9)後來保羅租了推喇奴的學房,天天在那裡辯論、佈道。」

保羅兩個月之久、加上之前的三年共27個月。這兩年保羅沒有離開推喇奴的學房,但亞細所有人都聽到保羅講的道。保羅書信中知道他不是自己講道,也打發門徒去亞細亞的各地講道,所以保羅在以弗所27個月就把福音傳遍亞細亞,這是他的傳道戰略,是第三次的傳道旅程。

保羅對教會長老的勸勉

二十章記載保羅離開以弗所往馬其頓去,後我們從腓立比開船,五天到了特羅亞。留意保羅「 耽延」,想五旬節趕及回去。亞細亞人都信了主,但他以神的事為重,定意不留在以弗所。他坐的是貨船,船停在米利都,上下貨需時,但他要趕回耶路撒冷。但聖靈要他留在米利都。米利都離以弗所的長老來,教會的領袖來到米利都。那是公元57年,保羅在公年22年到25年左右留在以弗所,現在返回耶路撒冷,他就叫長老見他。

他向長老講了什麼事呢﹖過去、現在、將來三件事。

過去:保羅的為人、眼淚和試煉

「你們知道,自從我到亞細亞的日子以來,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18)從18到27節講過去。留意保羅沒講數字:我帶了多少人從灰心到復興、多少婚前輔導。我們的同工很喜歡這些數字以證明工作果效,但保羅講他的為人、眼淚、試煉,講他「沒有避諱的事」,他講的不是量,而是質。保羅不是從工作報告的表格數字來看。你有多少小節是流淚的﹖保羅講他經歷的試煉,講他的為人。原來留在信徒心目中的不是年會報告的數字,他們記得的是你的為人、你的眼淚、你經歷的試煉、是你在他們中間如何守上帝的道——言教身教。

現在:眼前的抉擇

為什麼保羅要講過去呢﹖22節話題一轉開始講「現在」:「 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22) 「所以我今日向你們證明(26)」

他講的重點是「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裏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23)保羅知道,但他仍然要去。

這裡有聖經翻譯困難的細節。和合本翻譯「心甚迫切」(原文作:心被捆綁),解釋迫切是被動的講話,「心被捆綁」未完全準確。看希臘文的話這裡不是「心」,而是「被靈捆綁」。前一句講聖靈,這裡講「被靈捆綁」。翻譯聖經的人有一個抉擇,靈可以意解為「心靈」;但和合本修訂本譯為「被聖靈催迫」,這翻譯是可取的,因為兩節都有「聖靈」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被聖靈綑綁」。

保羅被什麼綑綁呢﹖不是困難、不是患難,但他說:我的靈我的心被聖靈綑綁,所以我「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24)我的一生是屬於上帝的,是聖靈的綑綁。他沒有選擇餘地,沒選擇自己的路。

有人會這樣:上帝呀你的意思和我的意思不同,我就選擇自己的意思。對保羅綑綁他的不是患難,亦不是小事,我們的生命太寶貴了,不值得被小事綑綁。他被聖靈綑綁,身不由己,但他心裡明白,心裡樂意成為被主所綑綁的使徒。

所以我現在去耶路撒冷去,不知道能否再見面太家了。他講得很直接,最後38節「叫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他說「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那句話」。

保羅說:「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裏,我都教導你們。」「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裏,我都教導你們。」如果他停留在這裡,多麼轟烈的高潮呢﹖眾人放聲痛哭,保羅帶著淚和他們一一吻別親嘴。

不是,他請以弗所長老來不是來送別他,焦點不在保羅。保羅開口講從前他的為人、講現在與你們告別,目的和重點在第三段。來到這裡被情緒蓋過一切的話,你就錯過重點。他對長老說:我曾在你們中間做你們的領袖,你們要效法我,因為我是效法基督。他講他的為人,是為勸以弗所教會的領袖要用為人帶領教會。

將來:教會領袖的持守

他現在不會再見大家,就是說「你們死了心吧,不要盼望我再回來了」。教會牧師退休是大危機,全教會都認為他是最好的人選,無論誰來接手都感覺不夠資格,因此找年齡、資歷相若的人,甚至到美國中國去請。保羅說:你們就是領袖,我愛你們,我為你們流淚,心在你們中間,但聖靈在你們中間。

保羅的焦點不是要講自己,他說:「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28)聖靈要保羅面對患難綑鎖,不代表以弗所教會可以鬆一口氣,以為患難綑鎖與自己無關。但保羅說:「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都是聖靈的工作,都是聖靈的充滿和感動。

從聖經我們明白教會的領袖必須要有好名聲、聖靈充滿智慧充足是人所共知的,所以是「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是聖靈的工作。聖靈差遣保羅出去不是階級的分別。華人教會很多階級:先作幾年總務,過了幾年忠心,升做文書,後來做副團長,最後選作團長,還有更高的,作領袖。可以再作總務嗎﹖沒面子不做了。做傳道人、做牧師、做主任牧師,華人教會再上一層做宣教士。不是這樣分的。「執事」這事既用在管理飯食,亦用在傳道禱告。

保羅被聖靈膏立,以弗所長老亦然。你們教會的領袖不是人選出來的,不是提名委員會提名的,不論用什麼步驟方式,重要的是聖靈所立,在教會裡作為領袖不是小事,責任很沉重。這裡說他們要「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因為「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保羅用的比喻是今天我們不大明白的。他說有豺狼進入你們中間怎辦呢﹖

我兩三年前看報紙,有英國牧羊人訓練羊群看家,小偷進他的家時羊保護他的家。羊從來不兇猛的,原來是英國的路窄,小偷進來要開車,停車後闖進去。而羊堆在門口,小偷無法開車走掉。羊不是凶猛,只溫馴的「咩」,是靠牧羊人保護。

教會全群如何得到保護是靠領袖。保羅勸勉以弗所教會,「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35)這裡是講領袖不是講教會,不是只叫信徒勤讀聖經就可以,作為領袖的有沒有勤勞的讀聖經呢﹖保羅不是說他們沒讀聖經。「如今我把你們交託 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建立教會領袖。領袖最忙的是什麼呢﹖開會,從早到晚會議越多越證明是良善忠心的僕人。保羅沒有將教會領袖交在執事會中。作為領袖我們必須要認清楚這些:能夠保羅教會的只有神的話語,作為教會領袖必須要在神的道上忠心。

你明白保羅這句話嗎﹖他離開教會沒說:「看你了」,他說:我們一同仰望神恩惠的道,因為是這道建立你們。

你工作,為教會勞心勞力,你用什麼來保守弟兄姊妹﹖關心他使他黏住你嗎﹖你能保守他不受豺狼吞吃嗎﹖你們中間亦有人不愛惜羊群。不單為羊警醒,更要為自己警醒,在百忙中,有機會教導時,不是顧左右而言他,不是沒時間預備講章時找什麼心靈雞湯,幾個故事充數。巧克力吃多了不健康,唯有神的話、唯教會領袖在神的話上忠心,能使教會得蒙保守,這是保羅勸勉教會領袖的核心:「如今我把你們交託 神和他恩惠的道」(32)

施比受更為有福:不要計較事奉得與失

保羅說:「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全本聖經只有這裡記載耶路講過這句話,保羅說要記得耶穌講過的。為什麼要引用耶路這句話呢﹖若不讀上面的話大概會以為他勸勉教會領袖作十一奉獻:如果大家不奉獻教會就倒了。但看前面保羅從來沒講奉獻,他一直講領袖寫。思想精密的保羅引用耶穌的金句一定不是無故說這與前無關的話,保羅在講奉獻嗎﹖不錯,應該奉獻,但如此就錯過了保羅的壓軸高潮、因小失大了。

保羅講的是作領袖的,你給出去別想著要收回來。可能你說:不會的,我們只是要奉獻出去。我舉一例子,教會要選舉,你是教會的領袖時,被提名了,但教會選舉最尷尬的是要從15人中選14人,大家就關注「誰是被遺棄的人」。

如果落選的你,怎麼樣呢﹖可能你會向神說:神啊,為什麼是我﹖可以怎樣呢﹖第一,誰立你作全群監督呢﹖是聖靈膏立你,弟兄姊妹提名的已是合資格。那落選是什麼﹖弟兄姊妹,保羅將教會交託在哪裡當中﹖不是當選的執事會。你應感謝你,落選了你應回去好好感恩:主啊我感謝你,我知我是教會領袖,是你給我的職份,無論當選落選我感謝你,因為我落選後未來一年14位執事開會時,你要我作什麼﹖你這樣嗎﹖還是你氣得青筋都暴露了,罵教會的人「不識貨」﹖

施比受更為有福。作領袖不是你接受人的讚美祝福,而你付出。感謝主,我這個叫「不管部執事」。有個弟兄跟我說:今年我不做執事了,我很閒了,今年有可以時間加入敬拜隊,他們是很投入的青年人,投入帶領敬拜,我知道他的生命需要牧養,今年我不用做執事會,我加入他們,我去牧養他們。

祝福你,下次選舉落選可以嗎﹖我呼召那些願意落選的。我是認真的。我們太喜歡被選上了。要記得:落選比當選更有福。

早堂李思敬(七):等候聖靈之膏立與捆綁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