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日 摩西《十诫》看"人权"

国际人权日 摩西《十诫》看「人权」
摩西《十诫》。(图:电影《十诫》撷图)
在刚过去的国际人权日(12月10日)媒体都关注各地的人权状况,然而圣经怎样看"人权"?摩西《十诫》列出五项律法不可做:"杀人、奸淫、偷盗、作假见证、贪恋",要求人在道德上平等对待同胞。

现今世界高举人权、自由、平等,然而在西方世界和东方华人社会对人权的解读各有不同,概括而言人权就是指"人皆为人而应当拥有的权利",这种概念受到基督教影响。

在旧约创世纪,上帝清晰表明人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因此人类有了神赋予的尊严、管理大地的权利,人与受造物在上帝面前皆平等。

人类第一宗谋杀案,该隐杀了兄弟亚伯,就是剥夺了人的生存权利,该隐因此被惩罚,耕地不出粮食、从此要在地上流离飘荡。

到了摩西时代,摩西律法强调神期望每一个人都平等对待,并且颁下《十诫》,包括:禁止人类杀人、奸淫、偷盗、作假见证、贪恋,这五项律法包含著一个主题,就是要在道德上礼待同胞。

"不可杀人"是用来保障人的生命权,不可无故地被夺取;

"不可奸淫"是保障人的婚姻家庭,应得到尊重不受侵犯;

"不可偷盗"是保障人的私人财产拥有权;

"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是保护一个人的名誉权;

"不可贪恋"是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邪恶念头,杜绝人释放这种邪念犯罪伤害别人。

摩西律法也包含对其他族群,例如善待移民、供养穷人、每50年释放契约所定的仆役等。

在新约时代的使徒行传,圣经教导我们善待每一个人,因为神看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使徒行传10章34节记载,彼得就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8章4节也清晰提到:"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 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律 法的精神是叫我们在行事为人上,遵行神的道路不偏不倚。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