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机构青少年阅读调查:社交贴交视为创作以文字疏理心情

突破机构进行"青少年书写文字经验"研究,发现9成青少年有书写习惯,近6成曾用AI协助写作,而父母支持提升青少年写作意欲。

研究于今年2至4月期间以街头问卷形式收集数据,在港九新界街头访问10至29岁青少年,成功收回664份有效问卷。 调查发现超过9成受访青少年有书写习惯,最常书写的类型包括短讯、工作学业文本及社交媒体发文。值得关注的是,近6成青少年曾使用AI协助书写,主要应用于工作学业及电子邮件。 

突破机构进行「青少年书写文字经验」研究,发现9成青少年有书写习惯
突破机构进行"青少年书写文字经验"研究,发现9成青少年有书写习惯

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

高达96.5%青少年认同"文字搭配多媒体"有助表达自我,超过7成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并更倾向书写日记与创作。6成多青少年将社交媒体发文视为文字创作,反映现今青少年对写作的定义已超越纯文字,走向"图文并存"的新形态。 

除学业需求外,近6成青少年为与人交流而书写,近5成为抒发心情。过半数透过书写获得人际互动,4成半能整理思绪。可见青少年对书写文字观感正面,并肯定其价值。

8成渴求抽空放松 7成靠文字梳理情绪

研究亦揭示,83.1%青少年在急速生活"想停低、抽空放松",近7成期望"抒发自己被人明白"。高达8成多青少年追求情感共鸣,逾7成认同书写能帮助表达复杂心情与整理思绪。 

此外青少年渴望透过写作与人互动,但仅14%愿意分享文学创作,反映对公开表达的顾虑。近6成青少年因考试导向的训练失去写作乐趣,4成因别人评价感压力。 

近8成青少年认为有读者回应能鼓励写作,逾6成认同共同创作与阅读可激发兴趣。然而,4成多因父母只纠正错误感到压力,仅1成多认同父母支持能促进写作。反映父母支持提升青少年写作意欲。 

突破出版社社长梁柏坚指出,即使AI能生成千字文,书写仍不可取代。他认为,若只从考评结果衡量文章价值,将忽略写作过程帮助整理思绪、记录心情的功能。即使仅在社交媒体写几句,书写当下已对情绪很有帮助。 

"青少年书写文字经验"研究全文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