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献身宣教 伍卓培先生夫妇见证

去年深秋蔡宇铨医生往巴拿马圣经学院执教密集课程,周末有机会访问老友伍卓培先生夫妇,了解他们十年来离别舒适的美国生活,六十余岁亦开始"向南走",前往巴拿马圣经学院受造就,然后置身他乡,向华侨传佳音的经历。以下是他们的见证: 一、 如鹰展翅上腾(赛40:31) 心脏手术后,继续向前奔跑 问:听闻你在六十多岁时决志来巴拿马中南美洲圣经学院就读,期间还遇上心脏血管阻塞,要回美国施手术是吗? 答:是的。2001 年初入读神学,年中便发觉心脏里因一条血管阻塞需要施手术,于是回美国医治,康复后在2002 年初便回学院继续学业。那段时期内心是有所挣扎的,因为三女儿刚入大学,前时自己开创之商业公司还未结束。但感谢神,妻子很同心,愿与我一起传道事主,还问我:"神在首位还是三女儿?还是事业?"那时三女儿还未信主。但是当我们踏上信心的路途,三女儿在大学时也归主了。我也安心结束商务专心求学,三年后便结业了。 问:那么你们的强烈的宣教心志是如何来的? 答:我俩信主时已年晚,并没有事奉经历,但心中渴望他人也得著福音的好处,于是参加短宣队前往委内瑞拉(Venezuela),以回应曾在教会之差传年会中承诺主的呼召。我还记得,那时候心中有点软弱,坐在年会中,听到讲员的呼召,写了小纸条给旁边的妻子:"好不好回应?"她也同意,因我们同受感动。之后我们便开始往南美短宣,那是我们首次来南美,但是那经历奠定了日后我们愿意在中南美洲的华侨当中,为神献身而服侍同胞。 二、主的"爱"的见证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赛42:3) 答:"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赛54:10),神的爱吸引了我们,也使我们更坚信祂。我俩都生长在中国人传统式的拜祖先家庭, 伍师母更是在佛教家庭长大。我俩婚后在香港经商,1969 年移民来美国,在纽约市开办制衣工厂。由于生意不错,无暇往听福音,后来二女儿入大学,在团契里认识耶稣,信了主。我的朋友也积极带我往教会听道。我的妻子Shirlly 出生之家庭,更是"迷信"中国传统式的"佛教",其父是佛堂的第三师傅,开坛医病符签等,但Shrilly从小不从其父所信,她入读香港的圣公会学校,但她也不信基督教。当我们事业正是高峰时,年纪也进入"黄金岁月",觉醒万事虚空,唯到教会崇拜却感到极大的平安满足,于是我们便信主,并加入城中之主恩堂。那时不少移民从香港到来,教会又设立粤语堂的崇拜。信主后,我们把以前一周七天都工作的生活方式,改为五天工作,主日到教会崇拜。生活更因主的爱,把从前那崇拜金钱,视之如生命的心态彻底改变,渐渐把属灵旅途的大小山岗都移开了。 问:Shrilly(伍师母)从固执迷信的家庭长大到成为信徒,有甚么感想及经历可与大家分享吗? 答:如前所述,因爸爸迷信,妈妈在64 岁时又因病去世,故我憎恨父亲续弦,和后母感情很差。从年青时开始,姑姊及叔父的家就变成了我的家,与父亲更形生疏,父亲也不理会我的人生走向。信主后,这成了我要争战和学习的课。因深深感受到主在十架上的爱,我便开始把录音带邮寄到香港给老父与继母,欲与和好。有一年大女儿往香港探亲,老父因中风后走路不便,在九龙弥敦道上,大女儿小心地以爱心扶持公公,使我很受感动,也自觉惭,"饶恕"父亲的心便萌芽了。后来我们夫妇请老父继母来美重聚、住在我家,感谢主,先生成为我们的"和平"使者。父亲离世后,叔父姑母及亲戚们很受感动,也开始往听福音。 三、"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10:15) 问:老年夫妻有喜乐的时刻吧?你们是宣教士,事奉困难吗? 答:有的。因身体健康及巴拿马政策限制,我(伍传道)在心脏手术后,每三个月要重返美国作体检和试验。感谢神供给我一切需用,不论医疗及生活费用,而且旅途平安及夫妇同心,亦屡见主恩;年年如是,虽然吃药不少,但主恩更多。眼见神在巴拿马侨胞的心灵中作工,我们不过是祂的工具,心中更喜乐!神学院毕业时,我们本来想到秘鲁利马传道,神的带领却是把我们放在巴拿马中部一个小镇奇特利市(Chitu)的开荒工场,那儿的唐人只有一千多人,多是经营小型杂货店生意。早上六时开门,晚上十时关门。夫妻及孩子住在店后一个房间,年年如是,虽然赚得一些钱,却是内忧外患:内里生活秙燥,夫妻孩子关系容易破裂;外则常要担忧盗贼的虎视,及因之而来的生命危险。我们的关怀、鼓励及不断的探访,把他们从一人到一家,从一家到各亲友之家,都带到恩主座前。开始由布道所成立小教会,并且由远近之信徒合资奉献,购买了所租的房子改建成教会的样式。 后来有两位从圣经学院毕业的同学来工场接替,我们被邀请到亚理亨镇(Arrajan)另一布道所,亚理亨镇离开巴京城约二十哩路,也如是三年间成立为教会,也购买了所租之房子改建新堂,感谢神的恩典,最喜乐的是祂的灵运行在华侨心中、家中,使丧夫丧妻(或因被抢匪谋杀;或因病逝),失恋、离异的(或因沉迷赌博,或因有"外遇"、奸淫),或病痛的,都来就近那安慰和拯救人的主耶稣,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喜乐。事奉有困难吗?有的。如遇上车祸,如思念远居美国的三个女儿及三个孙儿,如看见那有些虽听闻福音,却仍耳聋眼瞎心硬的同胞……。但在那一切困境中,主的爱更挑旺我们事奉的心志。 北美洲不少"退休"年龄的兄姐们,你们也来吧,"向南走",把福音送给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同胞们;我们岂可空手见主呢? (本文转载自福音文宣社第217期刊,由蔡宇铨医生采访)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