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将自己人生分成两阶段,前半部他朝思暮想如何短时间"致富",但是银在金融风暴中眼见金钱长了翼一样白白地飞得无影无踪。后来进入"卖凉茶"的时期,他低下头来一步一步跟神走,结果制造出良心品牌,事业亦平步青云。
司徒永富出生后8个月母亲就离世,爸爸到婆罗洲谋生一去10年,自小他跟爷爷长大。他名字"永富"亦是爷爷对他的盼望,希望他一朝富贵能帮助家里脱贫。不少人都知道司徒永富以前是街童,后来却也马虎挂过中学,入读树仁学院,更到美国留学。回来后他曾做过银行:"我曾经有两份工拣,一份是卖床褥,另一份是数银纸,两份人工差不多。当然是数银纸了。"他又笑说:"即使是数别人的钱也开心。"像不少在底层环境成长的香港人一样,赚钱的梦就是那样的占据著他整个思想。
97年金融风暴前夕,他在一间中资的香港窗口公司当上副总经理,负责理财,自己却不知不觉掉进金钱的迷雾中。当时他看管公司户口及股票,公司又建楼又推销楼盘,他自己亦因金融致富,不知不觉陷进去,他深深感受到金钱有其虚幻性,像长翼一样飞去。金融风暴一到,公司面临破产,他被辞退之余,自己的投资亦跌得损手烂脚,自己从有楼变成租楼,极速致富的梦突然幻灭,更濒临破产边缘。那段日子间他曾经试过无工作时为了不让太太担心,每天假意上班,穿著西装在置地广场百无聊赖地溜㳠,打发时间。
到06年时他以前任职银行时的一位客户找他参与凉茶的业务。当时他有点愤怒,但想到能有工作、至少能赚钱减少利息避免破产。带著骑牛揾马的心情上班了,以为上帝会带领到更好的工作岗位,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仍未见到其他路。一天他愤怒了,跪下来问上帝:"祢在搞什么﹖为什么我仍在卖凉茶呢﹖"在绝望之际,神让他看到答案:他注意到房间的门关著,仿佛对他说:你乖乖地卖凉茶吧。他愤怒地站起来,下决心:好,我就卖给你看!司徒永富语调轻松地述说这段沉重的往事:"虽然当时我仍分不清鸡骨草和夏枯草的分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吃龟苓膏最好,但我就想把它做好。后来当我爱上它(凉茶事业)时,我开始思考我要为我的事业注入明天呢﹖还是只看眼前的名利。"
司徒永富前半生只想快速致富,但是他决心做好时,想法开始踏实起来。当时因为资金短缺,亦无银行信任,在每个月亏蚀十多廿万的情况下,他决定把业务缩小来作。但促使他毅然著手一下子关闭当时27间分店的是当他看到不少特许经营店为了提高利润,在店内偷卖猪皮、鱼旦,而一次看到竟然有一些店一面卖凉茶一面卖香烟时他实在受不住了,于是用了3年时间著手回收27间店的业权,并决意要让鸿福堂成为良心品牌。他祷告若上帝容许并祝福,他会重开27间分店,结果他再用了3年时间重开了30间分店,至今更扩展至80间。
他有自己一套经营理念。他认为经营一个品牌不争朝夕。「我们无钱烧烟花、卖广告,无能力让大众一夜之间认识你。赚钱的时间观念是赚长钱,而且事业要建在雄厚的基础上。而鸿福堂的品牌亦贯彻他产品的一句口号:「真心制造,自然流露」,自然的不单是凉茶的中草药材料,亦是他的折合了信仰智慧的营商核心价值。由过去一味的投机,到行过卖凉茶的十年,放长线经营良心品牌,他的富足不单在财富上,从他经常笑意盈盈的脸上亦可看到真心依靠上帝、永恒的富足的喜悦。
相关新闻 基督徒不谈金钱﹖林诚信牧师:耶稣讲金亦讲心 司徒永富以己作正反面教材 笑谈职场处变不惊秘诀 司徒永富从"问题白饭鱼"谈到企业道德 司徒永富"三大书缘":爱读、多买、好送 鸿福堂执行董事司徒永富生命见证(下) 鸿福堂执行董事司徒永富生命见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