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社区关怀力量 陈肇兆博士将"谋杀之都"个案归零

环球圣经公会精神健康专题讲座 

教会社区关怀力量 陈肇兆博士将「谋杀之都」个案归零
陈肇兆博士 | 基督日报/Isaac Leung

环球圣经公会10月31日举办专题讲座,主题为"心灵驿站精神健康——心灵圣经篇",由环球天道机构总裁兼环圣美国总干事陈肇兆博士分享。是次为环圣25周年纪念专题讲座之一,于基督中心堂佐敦堂举行,约50人出席。 

陈肇兆博士今年初在澳洲悉尼商场中看见许多标志写著「你精神健康吗?」并附有求助电话。他指出澳洲16至85岁人口中,有430万人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他引述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对精神健康的定义,指出为一种健康状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有效地从事工作,并对社区作出贡献」。

个人精神健康与身体、心理及社会等密切相关。身体状况会反过来影响情绪;从心理角度而言,成长经历与个人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家庭、社群、经济及福利制度等也都会对个人的精神情绪造成影响。

耶稣榜样:全人关顾社会边缘人 

面对有情绪健康问题的人,需要给予全人关怀。陈博士引用圣经多个故事,阐明耶稣如何以全人的角度关顾社会边缘人的需要,每个故事都蕴含独特的寓意。 

— 马太福音8章1至4节耶稣医好位患有严重皮肤病(麻疯)的人。陈博士指出这个人主动求耶稣医治,说明在关怀的过程中对方也需要愿意被关怀。 

— 马可福音2章1至12节耶稣在医治一名瘫子前,先赦免了他的罪,然后才医好他,并叫他回家。耶稣先解决人内在的罪,才能帮助他重新投入社会继续生活。 

— 马太福音14章13至21节耶稣以五饼二鱼的神迹喂饱五千人,随后叫众人散去,自己独自上山祷告。陈博士解释,耶稣在关怀人之余,自己也需要休息,每个人都有肉身的需求。 

— 路加福音19章1至10节耶稣与税吏撒该交往。当时犹太人憎恨税吏,视他为罪人,但耶稣却以爱心接纳他,按他的需要给予帮助。 

陈博士解释,全人关怀应包括身体、情绪、灵性,以及罪的问题都得到解决,继而帮助人融入社会。他说:"我们要效法耶稣的榜样,触及人生命的每一部分。因此,全人关怀是超越传福音和社会服务的。" 

全人社区关怀 昔日"谋杀之都"大翻身

陈博士分享在三藩市湾区居住三十多年,曾在过去曾被称为"谋杀之都"的东帕罗奥图(East Polo Allo)地区服事。他与当地十多间西班牙语及黑人教会合作,最初尝试以物质供应,设立食物银行、提供衣物等方式服务居民,但发现仅此并不足够。后来他们改为将全人关怀的理念融入实践,于星期日开设教会崇拜,并邀请人为当地儿童补习、带他们打波,带他们进入教会。 

在一次布道会中,有4名警察信了耶稣。这些警察后来与教会牧师一同协助社区,至2023年,该社区从"谋杀之都"转变为"零谋杀案之都",当地媒体《加州城市新闻》(California City News)报导称奇。如今因著社区的转化,许多大公司进驻该区,邻近地区居民也放心迁入居住。 

陈博士总结道:"全人关怀非常重要,不仅是照顾精神健康的人,更是要进入社区。基督徒作见证,不单是传福音,而是要以全人关怀的形式去实践。当我们愿意去做的时候,这个社区就会被改变。"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