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醫療改革融資方案論壇

由救世軍油尖長者綜合服務及油麻地青少年綜合服務會員組成的「油尖區長青醫療融資方案關注組」,日前(5月31日)於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舉辦了「醫療改革融資方案論壇」。論壇的參加者有近300人,他們來自全港各區14個社會服務團體及中心的服務使用者及社區人士,當中包括青年人、家長、護老者及長者,就政府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發表意見。 醫療制度改革首要是增加供應 出席論壇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衛生福利局副秘書長(衛生)陳松青為參加者簡介香港特區政府於本年推出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的內容,並鼓勵與會者積極回應及提出建議。 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博士認為現行醫療制度的改革,並非要解決醫療融資問題,首要的任務是增加供應,包括土地、醫院、病床、醫護人手等,其次才是醫療融資。他建議政府應該要三管齊下:增加醫管局收費、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及增加私營醫療服務供應。 醫療融資並非改革醫療服務的前提 長期病患者關注醫療改革聯席代表陳永佳則認為諮詢文件單純側重考慮醫療財務,卻未有制定任何醫療政策,他認為醫療融資並非改革醫療服務的前提,建議政府應立即進行諮詢文件中首五章提及的改革建議以即時改善醫療制度,尤其是公營醫療因資源短缺所面對的問題;同時,建議政府為長期病患者每年的醫療開支封頂於個人每年總入息的10%,餘額由政府資助。 救世軍長者聯席委員會副主席何耀鴻先生及財政李立民先生表示長者及護老者明白個人要培養良好健康狀况,減少患病機會及使用醫療服務;然而,醫療是全民的福 利及公共服務,政府絕不應以「負擔愈來愈大」而將醫療經費的資助封頂;相反,政府需因應老齡人口的數目增加而提高醫療經費的承擔,全面保障市民健康及壽 命。聯席又認為政府預留500億元的醫療融資啟動基金,作為向個人健康保險儲備戶口注資之用的安排,對現時的長者的幫助不太,因大部份長者沒有保險計劃,亦沒有醫療儲蓄戶口;要及時幫助現時的長者,聯委會建議即時成立長者醫療基金。 逾九成服務使用者期望維持現狀 救世軍護老者協會副主席黎錦霞女士表示協會共收集到百多位服務使用者對醫療融資方案的意見,七成以上反對政府推出醫療改革融資方案,而九成八的服務使用者表示期望維持現狀。協會認為是次醫療改革融資方案的內容,根本沒有關顧長者、護老者、長期病患者及基層市民的狀況,亦嚴重忽視他們的需要和困難。他們期望政府能夠針對護老者及其照顧長者的福址,實施護老者津貼計劃,特別津助兩老同住護老者及沒有工作的全職照顧者。而醫療融資的供款額應加入政府及僱主的參與,減輕護老者的經濟負擔。 醫療改革的諮詢看不到政府可承擔的角色 家長、青少年及職青關注組的代表指出大部份成員都認為醫療改革的諮詢文件只集中表達及討論六個融資方案,而忽略其他醫療改革方案的可行性。而內容亦過於概念性及理想化,欠缺具體執行方案,讓市民難以理解。他們表示一般有經濟能力的市民都已購買了私人保險,政府沒有交代及說明所提出的社會醫保方案如何與市民現有的保單作出協調,令市民混淆及難以作出選擇。 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各個方案中均看不到政府可承擔的角色。而僱主的責任與角色更加是隻字不提,這跟官、商、民合作的大趨勢實在有所相違。他們希望香港政府能將醫療改革作出長遠及周全計劃及配套,而不是草率要求市民選擇醫療融資的方案。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